教育部日前印发《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五个文件,分别明确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基本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教育部强调突出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将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融入到日常教学、学业考试和相关培训中,从源头上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能力水平。(5月6日中国教育新闻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更是道德建设的教育者,对学生在教育成才中起着特殊的积极作用。当前,教师队伍师德素养整体较高,但不可否认,少数教师在从教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遵循师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失去了教师应有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中国新闻网曾报道:2014年教师节,黑龙江哈尔滨依兰县高级中学高二十七班学生未给科任教师买礼物,该班班主任冯超群对此极为不满,在班里公然向学生索要礼物并谩骂学生,现场录音中不乏“不要脸”“废物”等字眼。“呸,恶心死人!”“你能念出个什么书?” 去年7月18日一段视频火了,视频中山西一老师因不满学生只给班主任送花当场发飙并破口大骂。

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的成败。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整治专项督查是极有必要的,坚持师德师风永远是第一评价标准,永远是“一票否决制”的“零容忍”态度,对校长和教师队伍中严重不称职或师德师风严重失范的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也是当务之急。

同时,要重视教师师德考核。如山东济南出台《济南市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考核将分为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并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次存入教师个人档案。同时,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评先评优等的重要依据。《办法》还细化了10条师德“不合格”标准,如“体罚学生或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等。又如安徽合肥把师德考核换算成分数来计算,并把教师的师德考核权交给了学生家长,由他们根据平时对老师品行和业绩表现所掌握的情况进行打分。这些做法,值得各学校借鉴。

高尚的师德能释放出强大的教育力量,它是教师最强有力的教育武器。“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做一名有道德的老师,做一名心中有爱的老师,才能够培养出幸福的学生。期待每一位老师都担负起灵魂工程师的职责,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自己的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期待各地各校绷紧师德师风建设这根弦,师德建设敢于动真格,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着力营造有温度的校园,做好有温度的教育,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尽心尽责!

王红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