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妈妈”专业户,其实是这样带娃的

如果提到“国民妈妈”海清绝对是大家心目中的头号人选,“虎妈”童文洁的形象过于真实,让观众们产生了极其强烈的代入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有《小别离》里的严格看管要让女儿考上重点高中,后有《小欢喜》里的高压陪读力保儿子高考顺利。而这次,海清又双叒在新剧里当妈,还是一群孩子的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清领衔主演的革命历史剧《啊摇篮》,在5月4日青年节当天播出, 《啊摇篮》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上世纪四十年代抗日战争时期,党中央为了保护革命后代,在延安成立托儿所,丑子冈(海清饰)临危受命,带领一众革命工作者开启保育革命后代的传奇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少年妈妈专业户海清,在现实生活中,一向低调的她也有一个14岁的儿子!

在生活中,海清她将演员身份和家庭身份分得很开。

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对工作有着自己野心和追求的海清,在生活中却是个随遇而安的性格。

她很少把自己的小家放在荧幕前来讲,但谈到儿子时,却有着很浓烈的倾诉欲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期《向往的生活》,晚上海清给儿子打电话说晚安,却得知儿子还在写作业,她便让他赶紧去休息,甚至安慰他说“不做也没关系的”。

演多了虎妈的海清,在生活中却是一个“糊涂妈”,她很早就看透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海清明白, 孩子不是她的唯一,她也不是孩子的唯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使命。她能做的便是提供自己所能提供的帮助就够了,而不是要求他们按照自己想法去过一生。

真正聪明的父母都懂得,我们只需站在孩子身后,看着他们向前走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清自己是一个从小就很有主心骨的人。自幼学跳舞,七八岁开始拍戏,然后又继续学舞蹈,十五六岁就开始以舞蹈演员的身份领工资,兼职编舞、教人跳舞、去舞厅跳舞赚外快。她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都交给了父母。

可事实是,相较于很多演员的年少成名,海清的机遇来得稍晚一些。

“我跟父母说你们给我存着,将来我给你们买车买房。我挺能挣钱的,结果恰恰是到了电影学院以后没戏拍了反而挣不到钱了。”她哈哈大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学四年她憋在学校里苦心学习,演各种舞台剧。“在业务水平上,刚开始还是有点觉得我们班有很多人表演都比我好。我应该属于比较好管理的,比较听黄磊老师的话。也是因为有一些在社会上的经验,可能就会更加珍惜在电影学院学习的4年时间,不太敢浪费。”

毕业后她没戏拍,甚至产生过放弃这一行业的念头。还好,她在那段时间里,学会了自我沉淀,她坚持了下来,一个人在家窝着,看书,看剧本,想尽一切方法磨练演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玉观音》到《双面胶》再到《蜗居》,从无戏可拍到配角再到主演,直到30岁,海清终于凭借精湛的演技开始火起来。

后来的一部《媳妇的美好时代》,更是让海清奠定了国民地位。

然而,好的演员,总归是不满足的。

一部家庭伦理戏火了,后面一系列找我的剧本都是演“国民媳妇”的,我就回避了。

这几年如果我要从国民媳妇转型到国民妈妈,太顺风顺水了,有大把大把这样的剧本给我。

但是演员总是有不满足的,如果一直固定在某一个安全的区域里边去创作,这样的创作于我来说,也没有兴趣了。

一个活得通透的女人,深知自己想要的东西究竟是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清不甘心身上现有的标签,她努力想跳出舒适圈。

这部电影让她吃尽了苦头,大伤小伤不断,在一场爆发力极强的戏中,她直接拿拳头砸墙,导致了手腕骨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一切她一点都不觉得苦,甚至很满足,因为这正是她想挑战的角色,是她能感受到快乐的事。

真正的演员,对表演是有恭敬心的。她深深明白,演员这条路,除了吃苦、努力、努力再坚持,几乎没有别的路可走。

海清常说:我不是明星,我只是一个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演员永远是被动的职业。有的角色看似轻松,结果拿下来以后觉得自己演得不好;有的角色演完自己很不喜欢,可是反馈很好;有些角色演完了自己很喜欢,可是观众不买账。

这样的过程就像是坐过山车,或者像攻克一个堡垒,根本不知道弯道会在什么时候出现。或许正是因为这样,表演才会令她如此欲罢不能吧。

编审|刘宁莎、楚原、周佳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