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重点研发计划(产业重点技术研发)项目

该类项目立项数不超过40项(不含市县联合创新项目)。支持我市重点发展的“6+4”先进制造业领域以及我市重点布局的24条优势产业链重要领域,如高端工程机械、智能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晶硅光伏、先进高分子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优先支持“一城一谷”等重点园区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形成特色产业集中、骨干企业集群、创新机构集聚的特色产业园区。鼓励支持市县联合创新。

市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项目

计划分为重点和面上两类组织实施。重点项目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开展优良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研究。拟立项项目数不超过3项,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40万元;面上项目主要聚力农业前瞻性技术创新,年度拟立项项目数不超过15项,每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30万元。高校科研院所申请的支持经费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70%,企业申报的项目支持经费不得超过项目总预算的40%。

市重点研发计划(社会发展)项目

坚持应用实效为导向,聚焦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公共安全和人口健康等重点领域的创新需求,加强社会公益类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着力提升科技惠民的能力和水平。分为重点专项、医药卫生、社会事业三类项目组织。重点专项拟立项不超过15项,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20万元,项目申报单位新增自筹经费与市资助经费比例不低于2:1。医药卫生项目今年区分临床诊疗与公共卫生两类组织。临床诊疗拟立项项目数不超过100项,公共卫生拟立项项目数不超过10项,每个项目支持经费均为不超过5万元。公共事业项目拟立项项目数不超过30项,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万元。

市创新能力建设计划项目指南

突出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实力和深挖科技资源潜力,着力打造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创新服务载体与重大创新平台。项目主要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项目、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企业研发机构能力提升项目、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项目、科技服务骨干机构能力提升项目五大类,各自设定支持重点、方向、项目数量及支持资金,如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培育项目,重点支持地方政府及相关单位跨区域、跨领域整合配置相关科技力量,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创建国家(省)实验室、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单个项目支持不超过300万元。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重点支持我市着力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徐州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A类)和成果转化关键技术专题创新项目(B类)两类项目进行组织。其中徐州高新区联合招标项目(A类)立项不超过5项,单个项目市资助经费不超过300万元;成果转化关键技术专题创新项目(B类)立项不超过10项,单个项目市资助经费不超过300万元。

市政策引导类计划(产学研合作)项目

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优势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需求,按高校院所服务地方发展项目(A类)和联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B类)两类项目进行组织。

高校院所服务地方发展项目(A类)为今年产学研合作项目新增加一类,注意申报主体须是在徐州市境内的高校、科研院所,该类项目立项不超过4项,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100万元;联合研发及产业化项目(B类)立项不超过10项,每个项目支持经费不超过50万元。

除了上述重点解读的六类指南外,市科技局还设置了基础研究、软科学、国际科技合作和外国专家等三类指南,力争更加精准、更加高效地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开展科技创新工作。所有项目申报须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系统在线填报。项目申报系统于5月7日开通,6月7日关网。6月11日前完成项目纸质材料受理工作。

5月6日, 全市科技计划项目指南解读新闻发布会在徐州报业传媒大厦召开。为确保“十四五”科技工作开好局、起好步,近期市科技局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编制印发了2021年度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通知及申报指南。2021年度,全市安排市级科技项目资金7000万元,拟立项实施各类项目400项,预计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0亿元,解决关键技术难题超过1500项。

今年的市级项目重点围绕打造区域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高水平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围绕市委市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领域、社会发展领域及重大平台建设等设置,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全面衔接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体系,按照应用基础研究、重点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新能力和政策引导等五大类计划、九大项指南组织实施。新增基础研究类项目,增加基础研究投入,激励原始创新、源头创新。

二是全面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改革,强化科技创新资金的统筹使用,将成果转化资金、研发经费补助资金、新型研发机构建设资金支持项目纳入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体系。

三是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在基础研究、软科学等项目中,探索实施科研经费“包干制”,在项目申报过程中不再要求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四是健全市、县(市)区科技创新联动机制,拓展市县联合创新项目范围,除基础研究计划外,其他8类计划均设置市县联合创新项目,支持各县根据创新资源、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开展科研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