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妃子众多,除了极少数皇帝由于身体有恙,一般都会有不少子女。民间有句俗话,五个手指不一样长,大概意思是说,如果子女较多,父母对每个孩子的疼爱不能完全一样,普通人如此,皇帝也是如此。唐太宗一生共有三十多个孩子,其中女儿的数量为二十一个,最得宠的莫过于衡山公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衡山公主,为何最得唐太宗的疼爱呢?原来,他不仅年龄最小,而且是长孙皇后所生,正儿八经的嫡公主。哥哥唐高宗继位后,为表示对妹妹衡山公主的宠爱,改封她为新城公主,为了叙述方便,不让读者弄混淆,下文只使用衡山公主这一名字进行阐述。

唐朝各方面都比较开放,离婚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就拿衡山公主来说,她先后被许配给三人,结过两次婚,第一次被许配给魏叔玉。或许你对魏叔玉其人其事很陌生,但提到他父亲的名字,想必无人不知,他就是被唐太宗当作镜子的魏征,魏叔玉是魏征的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贞观十七年,衡山公主刚满九岁,还是个单纯可爱的小女孩,唐太宗把她赐婚于魏叔玉。一方面,因为魏征敢于直谏,其勇气和才能深得唐太宗欣赏,虎父无犬子,唐太宗认为,魏征的儿子魏叔玉以后肯定也不错;另一方面,魏征官至宰相,把公主嫁入魏府,属于门当户对。虽然缔结了婚约,却由于公主还小,并没有成亲,魏叔玉算是衡山公主的未婚夫。

没过多长时间,魏征病入膏肓,眼看快不行了,唐太宗立即带着太子和衡山公主亲自看望,并让衡山公主走到窗前,指着她对弥留的魏征说道:“魏公,朕把你未来的儿媳带来了,你看一下她吧。”只可惜,魏征已经不能开口说话,无法感谢太宗的恩典,只能通过眼神表达自己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有把这件事交给大臣,而是亲自过问,打算给女儿找一位各方面都很出众的郎君,为了女儿衡山公主,唐太宗操碎了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太宗发现了青年才俊长孙诠,此人相貌出众才华横溢,且是长孙皇后娘家人,立马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长孙诠,并替二人挑选良辰吉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未能等到衡山公主成亲,唐太宗就驾崩了,因衡山公主要守孝三年,婚事只能往后推迟,没有亲眼看着女儿出嫁,或许是唐太宗的一大憾事。三年后,唐高宗李治立即安排妹妹出嫁,算是完成太宗生前的心愿,除了丰厚嫁妆,还把衡山公主的封地增邑5000户,可见唐高宗对妹妹也是超级疼爱,简直是宠魅狂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谁知,李治这回看走眼了,韦正矩不是什么良婿,反倒是个奸佞小人。他一心想往上爬,娶公主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政治手段。新城公主婚后感受不到一点甜蜜的夫妻情意,因为韦正矩只想着怎么利用她升官发财,从来不给她身为丈夫应有的关心呵护。

武则天忌惮长孙家的势力,新城公主是长孙皇后的女儿,也在她的忌惮范围之内。所以,韦正矩始终得不到晋升,他明白“罪魁祸首”是自己的妻子后,就开始每天对她冷嘲热讽。长期下来,新城公主越来越抑郁,得了重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韦正矩非但不请人好好治疗妻子,还经常在外吃喝玩乐,夜不归宿。那时候李治身体不好,国事大都是武则天在掌管,武则天乐得让长孙家族的人死绝,也不过问。最后,新城公主含恨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城公主死时年仅28岁。李治知道后大惊,他想不通正当妙龄的妹妹怎么就撒手人寰了。后来得知了韦正矩的无礼,李治大怒,下令:既然如此,驸马你就跟着去吧!于是,韦正矩被处死陪葬,至于新城公主,对她心怀愧疚的皇帝哥哥,就把她按皇后之礼下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