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台县荆山森林公园简介

灵台是灵台县历史最为悠久的名胜古迹之一,为周文王伐灭密须国后所建。公元前1076年商朝后期,纣王无能百姓受苦。文王为夺取密须国号令诸侯讨伐商纣,与皇帝后裔密须国人发生激烈的战争。因当时密须国君喜欢征战,十分不得人心,在战争开始不久,密须国人便将自己的国君捆绑起来交给了周文王。周文王为了庆祝胜利,同时也是向商朝公开宣战,所以在今灵台县城建筑祭天台,举行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的祭天礼。祭天台开工之时,密须国人纷纷前来相助,此台便像神灵保佑一般迅速建成,文王十分高兴便称此台为“灵台”。因此“古灵台”也象征着同心与共、奋发图强的灵台精神。

原建“灵台”已于1927年被毁,1934年重建,1933年当时任县长的张东野与陇东绥靖司令杨子恒重新发起修建灵台,并邀请国民党要人题词,台成之后有仙鹤绕台三日最后栖于一侧古柏之上,人们为了纪念这一胜迹曾在古柏旁修“鹤来亭”。现存“灵台”为1984年重建,重建后的灵台分上下两院,下院正中为灵台主体建筑“文王祭天台”和灵台碑廊。祭天台通高36米,上建楼亭,内塑文王像,台通高七十八尺,周阔二百八十八尺,上建楼亭,内塑文王塑像,侧建廊亭碑林,外嵌林森等人原题碑石,千秋古迹,重现风姿,可谓是秦陇胜景。“古灵台”独具秀色,春日鸟语花香,夏时绿树成荫,秋季红叶似火,冬天银装素裹,游人络绎不绝,荆山森林公园和灵台遥相呼应,为古城增添了更加绚丽的色彩,每年正月十五的庙会、灯会、秧歌、舞狮、秦腔、灯盏头戏,使“古灵台”呈现出一派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传统的节假日每月初一、十五以祭祀为主的香火佛事活动,更加突现了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活动的繁荣。前来游览的人络绎不绝,灵台也因此名传中外。

“灵台”是人文历史演绎的象征,是天地正气凝结的景观,也是灵台旅游文化的标志。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

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坐落于中台山之上,因在阳光下满山荆花灿烂,史称荆山。公园分为荆山文化园林、后山森林风景旅游区和东沟生态景观旅游区,占地面积417公顷,共分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休闲游乐、科普教育五大功能区。公园一年四季松柏常青,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有各种植物2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90%以上,被人们称为“绿色氧吧”。

整个荆山均采用仿古建筑风格,分为荆山文化园林、后山森林风景旅游区和东沟生态景观旅游区,共分为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科普教育五大功能区。以古建筑为特色,形成了荆山门、博物馆、三贤祠、德化廊、关公殿、灵通门、玉皇阁、休闲广场、仿古城墙、瞭望台、红色纪念馆等人文景点。2010年1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并已跻身陇东著名景区行列。2011年3月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市级文明旅游景区。

近年来,灵台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形成了以“人文荆山,秀美灵台”为景区内涵的独具特色的古灵台荆山森林公园景区,为历史文化名城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荆山门

荆山门采用秦汉阙门建筑风格,门上有兽衔环图案。像是一个巨大的门环,站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灵台古老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底蕴。门的背面书有‘厚德载物’四个篆书大字,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而这也体现了灵台人民厚重朴实的性格。

西周鼎

西周铜鼎标志,是仿照1972年出土于灵台县百里乡洞山的西周鼎所铸造,标志是原鼎的四倍。原鼎现存放于甘肃省博物馆,是甘肃省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一口鼎,青铜铸造,重43公斤,通耳高60厘米,口径45.7厘米,面饰饕餮图纹,壁上铭刻有族徽,工艺精湛,造型优美。印证了灵台灿烂悠久的历史。

荆山休闲广场

荆山休闲广场建筑面积9500平方米。主要项目有绿化、亮化、音乐喷泉、晨练广场、管理服务用房、仿古城墙等。也是县委、县政府确定的2007年县城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德化廊

德化廊属于廊亭式建筑,分为孔子像、二十四孝图和钟鼓亭三部分构成,取德化教育之意。

钟亭之中悬挂的“明昌铁钟”铸造于金章宗明昌丙辰年七月,也就是公元1196年7月,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是198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确定的省级保护文物。钟上铭文记载,该钟铸造于当时的宜禄县(今陕西省长武县)郭村。明昌铁钟的总重量达6吨,原陈列于灵台寺咀的一所寺庙里,寺庙被毁后便被运到了灵台上院。钟上铭文记载涉及佛教梵语、金代地名,人名、官名和冉民望族铸造这只大钟的原由等内容,对研究当时的佛教发展、地理状况、社会组织、官吏设置、冶金技术发展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二十四孝图“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用以教育后人,现为我县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舜-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朱寿昌-弃官寻母;黄庭坚-涤亲溺器等等24个孝子的故事,他们把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孝表现得淋漓尽致,犹如丰厚的精神宝藏感化教育着后人。

三贤祠

灵台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人才辈出。其中尤为著名的是晋代针灸医学家皇甫谧,唐代宰相、文学家牛僧孺,隋代尚书、律学家牛弘。三贤祠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建。三贤祠采用仿汉建筑风格,祠内塑大理石像并用书画、浮雕等方式反映了人物一生的历史。主祠为皇甫谧祠。

古城墙

隋代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朝廷分鹑觚县置灵台县,并以射箭方式择地建城。箭落后,有白狐衔箭置于荆山之上。世人便倚荆山建灵台城,外建城墙以防卫外敌侵扰。唐宋金时灵台县几经废复,灵台城屡遭战火,城池多处被毁。元舜帝十八年(1385年),重置灵台县,复修灵台城及城墙。荆山之上现余城墙最早便为元代所修,明清及近年来多次加固,始存至今,十分珍贵。

烽 火 台

烽火台又称烽燧,俗称烽堠、烟墩,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东沟景观生态湖

生态湖位于东沟流域下游的荆山脚下,距县城约500米。生态湖按照以拓展历史文化名城景区范围、增添休闲娱乐项目为出发点,以景点多样化、设施精美化、风格特色化为着力点。景区建设和流域治理同步开展,逐步建成一处低防洪、小水量、大水面、多功能、开放型的综合休闲游乐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