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这是买卖的基本原则。在很早的时候,买东西并不是像现在一样用现金或者线上支付这么方便,早期人们之间的交易通常是物物交换,只是后来才逐渐从铜钱、金银、银票演变为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基本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主权货币,当然市场上也流通着其他国家的货币,大家在买东西的时候用外币进行结算,这是各国互通后的结果。

目前我们比较熟知的货币有人民币、美元、日元、欧元和英镑等等,这已经成为了共识,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都是我们翻译后的叫法。

如果只是简单的汉译英,那么美元可以被译为“多了”或者“美刀”。英镑可以被译为“胖的”。但是很显然,这种翻译方式过于直接,反而显得不太正式,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将其赋予货币的属性,这就是美元、日元的由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以及中国地位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速度加快。这样就造成了一个很直观的现象,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可以使用人民币交易了,甚至可以直接在当地流通,这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

既然是在其他国家使用人民币,自然是需要一个国际化称呼的。事实上,人民币只在中国才叫“人民币”,出了国称呼就变了,那么它在外国被叫做什么呢?叫法让人意外,一般人都想不到。

目前国际上大家称呼人民币有两种叫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种叫法是“RMB”

“RMB”是人民币拼音的首字母缩写,它是非常常见且通用的叫法,有些国家的确是这样叫的,但多数国家的人并不习惯于这种称呼,这样的叫法听起来有些随意。

而且不太容易被记住,就好像听到卢比、卢布、比索等货币名字一样,会比较陌生,所以人民币在国外有另一种叫法。

第2种叫法是“CNY”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际上,外国人把中国的人民币称为“中国元”。乍一听这个名字是不是会觉得很奇怪或者很拗口,但现实情况是,这个不太被看好的名字是受到外国人认可的。

“中国元”的英文缩写是“CNY”,它得到了ISO的认证,简单来说就是国际上的官方称呼。这个称呼随处可见,如果你没怎么看过,翻翻家里的存折就知道了,或者在取款的时候,看看流水账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国内,除了老人和小孩,大多数人消费都是使用移动支付,但如果你到了国外,你会发现很多国家的人买东西用的是现金。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记得在出国旅游前,把人民币换成当地可以使用的货币。

在银行给你的汇率表上面,也会有“CNY”的字样,如果你感兴趣的话,还可以看看其他国家的货币叫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来说,当然是“人民币”或者“RMB”的叫法更让国人能接受,毕竟已经叫了几十年了。但随着我国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未来“CNY”这个称呼或许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

有部分人认为“中国元”不是很亲切,换成“华元”或者“中元”更好一点。但其实说白了,不管人民币在国外叫什么,它都仅仅是一个称呼而已,最重要的还是中国本身的发展,在国际上有话语权才是关键,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