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至1895年的洋务运动中,李鸿章是重要的创始者组织者领袖之一,张之洞是在洋务运动后期才加入属于积极的参与者。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至1901年11月7日寿78岁)于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考中进士,三年后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由科举进入仕途。后回籍组淮军对太平军、捻军作战有功,封一等伯爵,授协办大学士,并且于1870年(同治九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作为同光中兴名臣,主持清朝外交、军事二十余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油画

张之洞(1837年9月4日至1909年10月5日寿72岁)比李鸿章小14岁,应属晚辈。他虽然于1863年以进士第三名(探花)进入翰林院,步入仕途,但既没有对太平军直接作战的经历,也没有中兴名臣的光环,而且在翰林院一待就是18年。直到1881年,他才得以出任地方督抚(山西省巡抚和湖广两广两江的总督),在19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政坛新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之洞油画

一、李鸿章和张之洞在晚清可谓前后交相辉映的两颗政坛明星

两人在政治理念和国家战略上高度一致。都认为为了加强对抗西方,有必要采用西方的军事技术和军备。

通过建立造船厂和军火库,以及聘请外国顾问培训中国工匠在中国制造这类产品来实现。因此,李鸿章和张之洞基本上对经济和军事现代化范围之外的任何社会改革都不感兴趣,以维持巩固大清的统治。

由于两人在个人阅历、政治地位的差异,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上会有一些不尽相同的认识和主张,在所难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尽管张之洞不在前线。他致电直隶总督李鸿章,提议购买海军设备,并向外国银行提供贷款,与欧洲列强联盟共同抗击日本。

1895年中日双方签订《马关条约》大清将台湾割让给日本,张之洞坚决反对。1895年2月下旬,他向清政府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甚至提出了如何防止台湾失去的想法。张之洞建议从英国获得巨额贷款,他建议在台湾给予英国采矿权约10至20年,这样英国人则会派遣海军来保卫台湾免受日本人的侵害。

因此,两人都是清王朝的忠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清谋国尽忠,犹如黄昏时分之夕阳与残月,在晚清历史的天空下交相辉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1896年在德国福里德里斯鲁,李鸿章与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会面在俾家的阳台上。

二、李鸿章和张之洞不存在最后老死不相往来

1893年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张之洞撰有三千余言的骈文为他祝寿,赞誉他“文长纶阁,武镇畿疆,内掌海官,外综商政。有一德之美,兼四事之勤”以及“既以一身兼南征北伐之功,遂为九州建内修外攘之策”等文治武功。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年近八十高龄的李鸿章作为大清首席谈判代表,忍辱负重抱病与占领北京的八国公使进行了长达十个多月的磋磨周旋。1901年9月7日,李鸿章签署了《辛丑条约》,以巨额赔偿的价格获得了八国联盟的离开,两个月后在北京贤良寺死于肝脏炎症。

也许只有张之洞能够感受到李鸿章所受压力,李鸿章去世的时候,张之洞送去一幅祭幛,上书一个“奠”字。这种做法后来被传开,成为了民间祭祀的传统风俗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鸿章书法

三、李鸿章和张之洞两人的历史地位是有明显的差距

李鸿章死后追赠太傅,晋封一等肃毅侯,谥号文忠。

张之洞死后谥号文襄。

清朝大臣的谥号从大到小如下:谥号定为二字,且有严格规范,以“文”字为第一字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再次为文成,然后是文忠。以上四个为最高的谥号。

在往下是: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

李鸿章,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说他是大清帝国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被西方誉为“东方伸斯麦”,与德国的俾斯麦,美国的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三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