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人在2021年“五一”长假期间出游和消费热情极度高涨,多方数据显示,“五一”中国人出游人次、消费以及国内旅游收入等指标都呈现同比大幅增长,这些迹象是否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正加速复苏并恢复常态?消费拉动中国经济的动力是否也在加速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1年“五一”假期,中国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五一”假期中国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电影局5月5日也发布数据:2021年5月1日至5日17时,中国全国电影票房超16亿元。中国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数据报告也显示,“五一”假期期间,中国景区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上涨20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甚至远超2019年同期,迎来强势反弹。同时,消费从城市渗透到乡村,三四五线城市的人群出游消费占比近六成,全国免税店消费人次总体上升近25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7号到10号在海南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也是2021年消费促进月的重点之一。此次消博会以消费精品为主题,一方面实现全球买家和卖家的直接交易,联通海内外市场,同时,也能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质选择,推动消费升级。这对于中国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尤其是扩大内需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着眼整个中国的消费市场,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正吸引更多境外消费回流。一季度,中国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0.4%,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10%。其中,中高端商品消费增长较快,全年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规模破千亿元;一些大型购物中心、奥特莱斯销售额比2019年同期增长15%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了31省份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共有7省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上海、北京、浙江位居前三。其中,上海达到21548元,是唯一突破两万元大关的地区。

花钱方面,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5978元,其中,北京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998元,上海则达到12172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双循环”时代,持续释放内需成为中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与百姓“钱袋子”和幸福感息息相关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则是影响内需的重要因素。总体来看,2020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接近40万亿元人民币,在疫情防控中实现稳步恢复,中国的消费市场潜力依然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学者表示,要增加居民收入,通过提升就业质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同时也要调节居民收入格局,解决行业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稳定的国内需求正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为稳定、持久的动力。巨大的消费市场将推动产业升级,助力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许织微、栗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