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手货”服装的销售热潮,大企业也开始参与进来。但是,这种趋势会抑制我们对快时尚的热爱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阿道夫·史密斯(Adolphe Smith)在1877年跟踪一件衣服的历程时写道,「没有什么东西比衣服更容易换主人了。它们随着社会阶层逐级递减流入不同的家庭,这有着具有显著的规律。」

它们经过多次清洗、维修、转售;最终被切割成更小的部分;最后,当它已经不适合穿着或使用时,这些纤维就被回收制成新的布料,供富人使用。

但在快时尚的时代,这种流转模式几乎是不可理解的。英国消费者平均每月购买四件商品,并且通常使用的是零用钱;虽然低廉的价格对于手头拮据的人来说是一种恩赐,但许多购买的衣服在几次外出后就被丢弃了,或者根本就没穿过。衣物援助组织( Clothes Aid)报告称,英国每年有35万吨使用过但仍可穿戴的衣物被扔进垃圾填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去年,二手交易逐渐复苏。在时尚网站Asos,古着商品的销量增长了92%。古着商品通常因需要而被穿旧,后来这成为贾维斯·考克(Jarvis cocker)的一种另类风格的选择,以「复古」的标签闻名。如今它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忙碌的家庭在eBay上出售废弃物品,青少年在Depop上交易,时尚达人在Vestiaire Collective上出售闲置的设计师品牌。引人注目的是,二手交易的业务规模已经足够大,甚至主流零售商都想从中分一杯羹。H&M旗下的Cos在其网站上推出了一项转售服务;塞尔福里奇百货公司已经有了一个古着频道(vintage channel);阿斯达上周宣布,如若一个试点取得成功,它将在50家超市出售二手服装。

对于一部分买家和卖家来说,转向二手交易的原因是由于疫情引发的金融需求。还有一些人买二手产品是因为工厂的工作条件不适合穿新衣服,或者因为对他们购物习惯对地球的影响感到内疚。(种出足够生产一条牛仔裤的棉花需要1800加仑的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这种转变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人们担心的一个问题是,主流品牌可能只是「漂绿」——使用相对较少的二手商品来改善自己的形象(让自己的品牌看起来更环保),而不是更认真地致力于品牌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由于人们不再捐赠不想要的衣服,而是进行交易,这种做法让公益事业也陷入了困境。

但最值得担忧的是,人们还是追逐潮流不断购买,但是他们知道自己可以转售掉,也能让自己的银行卡余额不那么紧张。(快速时尚巨头Boohoo在疫情期间销售额和利润飙升,尽管去年它因为供应链问题受到了调查。)便宜的东西不太耐用,也不容易修理:鞋子是用胶水粘的,而不是缝的;接缝缝制得很松散;织物很快下垂或起绒。

Netflix的一部新剧《旧衣往事》(Worn Stories)显示了衣服可以与人产生的情感共鸣。这部剧的原著是艾米丽·斯皮瓦克(Emily Spivack)出版的同名书籍。在其中,她写道,每一件衣服都是「一本微型回忆录」。祖母的手提包;父亲传给的围巾;让人们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感到自信,或感到舒适的服装——几乎每个人都至少有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也许我们可以培养这种依恋。对风格的热爱是值得赞扬的。但是一段忠诚的关系总比一夜情要好。我们能学会像欣赏别人的旧衣服一样欣赏自己的旧衣服吗?

你会买二手衣服吗?

红方便宜实用
V S
蓝方不干净
红方
4 10
蓝方
14人已参与 已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