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号称拥有世界最强的现代化陆军,其将超过30个的整建制陆地师派遣至西部和北部。为了维持基本的战力,莫迪政府基本掏空了钱袋子。

一来大规模购进外部先进的战地装置,比如从法国采购数十架“阵风”战斗机,对航母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维修等;二来,有意识地在边境制造事端,检验一线部队的应变能力;三来,积极引进国外生产线,通过技术换市场的方式,提升军工企业的研发和制造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指出,印度的军力比较过去确实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和邻国相比较,仍有不小的差距。具体而言,它的摊子铺得太大了,或有些难以收拾。

近日,印度政府公布了新一期的财政支出明细表,数据显示:2020-21财年,印度的国防预算为47137.8亿卢比,约合670亿美元。其中94.5%的预算倾斜到了海陆空三军,为44548.4亿卢比。剩余的5.5%则像挤牙膏式落到了兵工厂、住房、研发部门等“清水衙门”。

这份报表与印度的兵种结构和作战思想息息相关,要知道,印军目前的总人数为144万人,其中陆军占据了大头,约为123.7万人。其他的按照拨款次序分别为:空军14万人、海军6.7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印度国土三面领海,其影响力可辐射到整个印度洋。按理说,新德里应该调整重心,优先照顾海军和空军,但实际情况是,陆军不仅未受到裁员的影响,反而其势力在不断地膨胀。这说明在印度内部,陆权思维仍占上风,海权思想则有被边缘化的可能。

实际上,非莫迪政府不作为,只是陆军尾大不掉的现状短期难以更改。为了维持对拉达克的有效控制,其不得不抽调大量的精锐驻防。与此同时,新德里还必须做好和巴基斯坦双线作战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句话说,印度不自觉地陷入了军备竞赛的死胡同,在民粹思想的主导下,其已经难以回头。现在各国针对海洋权益予以了高度重视,并不惜重金打造现代化装备。而我们的邻居,则一直盯着“一亩三分地”不作变通。长此以往,印度终将丧失发展机会。

如果认为印度陆军强大,可能又犯了意识流的错误,因为决定现代战争的成败已不在于军队数量多少,而在于是否有高人一等的装备。

举个例子:阿亚战争,两国军队基本上没有打照面的机会,但战事仍在有条不紊地展开。甚至在亚美尼亚准备新一轮征兵之际,战事则以某种不寻常的方式结束。毫无疑问,人海战术已经失效,不适用于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即便印度陆军拿了国防预算的大头,但其战力或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观,政府很多时候在养“闲人”。

数据显示,给予三军的600多亿军费预算中,超过六成支付了士兵的薪资和养老金。剩余的4成中,小部分给了后勤和研发部门,给予部队引进装备的费用总额不超过200亿美元。

通俗地说,上级拨给军队10个卢比,6个养了士兵,3个落到了外商手里,留给本国研发部门的或只有一个卢比。效率如此低下,令人咂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军当前的处境谈三点看法吧:1、新德里重视陆军,轻视海军和空军的思维短期无法更改;2、印军所谓的革新,升级计划断然难以实现,将会长久地停留在纸面上;3、由于工业化能力不够,印度只能仰仗于外部武器的输入,所剩不多的家底再次被掏空。

一句话,如果印度能够止战,将精力付诸于民生,所有的问题自可迎刃而解。因为发展才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新德里可获得期望的一切,何须斥巨资购买法国的过气(但不过时)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