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基金报

行业一季报业绩分化加剧

投资能力成竞争重点

中国基金报记者李迪

今年一季度,股票市场震荡加剧,券商也受到直接影响。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多家龙头券商凭借自身的更强的资本实力、抗风险能力及投资能力实现了亮眼的财务业绩。部分中小型券商凭借自身特色业务实现了稳健的增长,但也有部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型券商业绩表现不佳。

分业务来看,自营业务是业内券商的营收及净利润拉开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券商自营业务收益激增50倍,也有券商自营业务实现亏损。

龙头券商财务表现更强

行业二八分化效应加剧

从营收规模的角度看,我国大型券商的业绩增长态势整体更好,一季度营收破百亿的券商已经达到三家。据Wind数据,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今年一季度的营收规模突破百亿,分别为163.97亿、111.92亿、109.43亿元。而在去年一季度,营收破百亿的券商仅有一家。

从营收增速的角度看,龙头券商的表现依然亮眼。其中,中信证券一季度的营收同比增速达27.58%,维持稳健。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广发证券、兴业证券等大型券商的营收增速均超过50%。此外,一季度营收规模超20亿元的上市券商,全部实现营收正增长。

但中小型券商的营收增速表现则参差不齐,部分中小型券商的营收规模甚至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山西证券、第一创业证券、太平洋证券的一季度营收同比降幅均超过30%。

从净利润规模的角度分析,也能看出券商行业二八分化的现象在加剧。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中信证券是行业内唯一家归母净利润突破50亿的券商。此外,今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规模突破30亿的券商也增至4家,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证券、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而去年同期仅为1家。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由于减值计提大幅减少73.87%至3.43亿元,中信证券的归母净利润增速达26.73%。在一季度归母净利润规模超过10亿元的券商中,有三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同比翻倍,分别为国泰君安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兴业证券,上述券商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41%、118%、340%。

中小型券商中,方正证券和财通证券一季度净利润实现翻倍,但也有部分中小型券商的净利润增速表现较弱,有两家一季度净利润规模不足5亿的券商甚至出现了90%以上的净利润降幅。

自营业务拉开业绩差距

投资能力成竞争重点

市场震荡之际,投资难度加大,券商自营业务也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自营业务表现差距较大,也是券商一季度业绩表现呈现分化的重要原因。据Wind数据,今年一季度,在有数据可查的上市券商中,仅有18家上市券商自营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占比不足五成。

但在市场震荡之际,依然有部分券商实现自营收入高速增长。据Wind数据,国泰君安证券实现自营业务收入激增50倍,是唯一一家自营业务收入超40亿的券商。国泰君安的自营业务对其业绩表现的提振作用十分明显,今年一季度,其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增速超140%。

紧随国泰君安证券之后,中信证券一季度实现自营业务收入38.75亿,同比下降32%,但依然位居行业前列。海通证券自营收入增长129%至28.76亿,在行业中排名第三。

而行业内仍有部分券商自营业务收入表现不佳,甚至有3家券商的自营业务在一季度出现亏损。

太平洋证券为例,其一季报显示,该券商报告期内公允价值变动亏损为2.32亿元,这拖累其投资收益同比减少37.19%至1.96亿元。这也对其净利润造成了不利影响,今年一季度太平洋证券实现归母净利润467万元,同比下滑95.25%。

也有头部券商因自营业务表现不佳而出现净利润同比下降。今年一季度,中信建投自营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6%至12.04亿,这拖累其净利润同比下降11.74%至17.22亿。

渤海证券非银研究认为,之所以部分券商出现净利润下滑,原因均为投资收益表现不佳。一季度权益市场和债券市场波动加大,对券商的投资交易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预计自营投资业务是决定券商一季度业绩表现的主要原因。

转型成经纪业务主要推力

资管业务排名悄然生变

分业务来看,部分券商在经纪、资管等业务方面的转型进程推进成效更为显著,其分项业务的营收表现在一季度也十分突出。经纪业务方面,在一季度经纪业务收入超10亿的券商中,共有7家券商经纪业务增速超10%。在大型券商中,巨头中信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最高,达35亿,并实现了31%的较高增速;中金公司的经纪业务增速十分亮眼,高达38.78%。

财富管理业务转型初获成效,是两家券商在一季度实现超越行业平均的经纪业务增速的主要原因。据中信证券2020年年报,截至2020年末,中信证券财富客户数量12.6万户,资产规模人民币1.5万亿元;人民币600万元以上资产高净值客户数量2.7万户,资产规模人民币1.3万亿元;财富管理账户签约客户1.3万户,签约客户资产超人民币1700亿元。据中金公司2020年年报,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金公司财富管理客户数量为369.41万户,客户账户资产总值达到2.58万亿,高净值个人客户数量为2.56万户,高净值个人客户账户资产达到6725.2亿元。

资管业务方面,一季度收入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和东方证券,其资管业务收入分别为27.88亿元、23.70亿元、10.29亿元。

一季度的资管业务收入排名与去年全年相比产生了一定变化。2020年全年,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收入排名分列前三名,其去年全年资管收入分别为80.06亿元、65.98亿元、33.72亿元。

东方证券资管业务收入排名在今年一季度升至行业第三,主要由于其借助公募牌照优势抓住了公募基金行业的红利。去年及今年一季度,其发行了多只爆款基金,管理规模也因而大增,这也助推其资管收入稳健增长。截至2020年末,东证资管公募基金规模1996.31亿元,同比增长61.76%。

投行业务一季猛增超30%

头部效应更加明显

中国基金报记者江右

注册制大背景下,券商投行业务增速可观,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32 %的业绩增长,头部券商业绩更为亮眼,业务还在往头部集中。

根据券商一季报披露数据,42家发布证券业务承销净收入的券商,今年一季度收入总和122.09亿元,较2020年一季度的92.22亿元,大幅增长32.39%,高于券商整体业务收入增长。其中头部的几家券商增速更加明显,中信证券投行业务收入增长79%,海通证券增长77%,华泰证券更是狂增146%。具体而言,头部几家券商,中信证券一季度投行业务收入15.93亿元,明显领先;海通、中金、华泰投行业务收入分别为12.89亿、9.55亿、9.4亿。

从一季度的IPO提供决策辅助服务。

编辑: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