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年来儿女养老都被看作是一种美德,人们也默认这是儿女应该做的,但在生活中有很多儿女长大后和父母的相处越来越少,甚至拒绝见面。

有着血缘关系的父母和儿女,究竟有什么矛盾才走到最后这种结局呢?可能多数人在这时会批评儿女不孝,不排除有些儿女是如此但原因不止这一点。

01女儿拒绝和父母同住,老两口无力反驳

小岩有一个比他大3岁的哥哥,作为妹妹的她从小没有得到疼爱,反而是处处让着哥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有什么好吃的或有营养的食物,父母总是给哥哥多分一些,声称哥哥你比她大多吃一些才能长身体,听起来确实有些道理。

哥哥不在家时父母会将食物单独留出来一部分给哥哥,但当小严不在家时,父母会让哥哥把好东西都吃掉,小岩不止一次发现了零食的包装袋。

在这些小事上偏向也就算了,小岩一开始并没有放在心上,可等到自己上学越来越独立后,才发觉父母这种偏心变得更加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学时的生活费哥哥要比他多一些,有好的学习机会都让给哥哥,小岩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进步,这才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

上大学后小岩打工赚钱供自己读书,按部就班地走着毕业——恋爱——结婚的步骤,本以为结婚后就不用再受着父母的偏向了,没想到父母为了帮哥哥还钱卖掉老房子,要搬来和自己一起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岩得知情况后明确表示拒绝,正在气头上的她还对父母说,你怎么不找儿子去养老?父母也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最后小岩还是因为心疼父母,在家附近为老人租了一间房子,从那以后彼此的关系缓和了很多。或许到这时老两口才知道,这么多年来确实亏待女儿了。

02儿女一定要无条件地养老吗?

在生活中,这种到最后拒绝养父母的儿女确实存在,排除少数自私无情的人,确实有很多孩子从小被父母伤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觉得即使父母偏向,也是给了自己生命人,无条件为父母养老是应该做的。

但另一部分人觉得既然父母从小偏向,那就让他去找另一个孩子,否则那么多年的付出岂不是白费了?

而现实往往不如人意,父母越是偏向的那个孩子到最后往往越不孝顺,反倒是从小被忽略的那个孩子更容易心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为何父母给得太多,反而得不到回报?

家长往往是倾尽所有只为了孩子好,到头来往往得到了相反的效果让人很是寒心,其中原因有些无奈。

★被惯坏的孩子恃宠而骄

当孩子从小被家长无条件宠爱,往往变得很蛮横不明是非,当两个孩子的待遇差别特别明显,那个被家长偏向的孩子会恃宠而骄不把家长放在眼里,未来何谈孝顺和回报呢?

★孩子习惯了不劳而获

孩子缺钱了家长就给,有些小麻烦也不需要自己处理,孩子从小到大过得特别顺风顺水,导致他觉得不劳而获的生活特别轻松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都是有惰性的,一旦孩子从小养成这种习惯,长大之后只会变成无尽索取而不懂回报。

★“白来的”反而不珍惜

人们只会珍惜通过自己努力而得到的物品,从兄弟姐妹那里抢来的,或是父母偷偷多留给自己的物品,他们只有满足而没有珍惜的心理。

因此才会出现父母卖掉自己房子给孩子添新房,到最后连去新房中坐一坐都会被嫌弃,虽说钱没有花在外人身上,但父母损失的不是钱而是爱和心意。

无论家中几个孩子,家长的付出尽量别超出自己能力范围,面对要孩子的索求有底线。更不能将家中几个孩子区别对待,否则往往浪费了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