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长贺给大舅妈洗脚(资料图) 孝悌之道,孝义之心,至善至纯。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年逾古稀的太和县三堂镇人赵长贺却默默地用行动诠释着“百善孝为先”。数十年来,他赡养4位老人,播下孝的种子。父母去世他将9岁的妹妹养大早年,赵长贺的父母相继生病,多次住院无效,他却不愿放弃。“我母亲得了急病在1971年去世,父亲刚开始是肝炎,后来发展到肝硬化。” 赵长贺说,听说河南永城县有个医生治疗肝病很厉害,就决定去碰碰运气。“为了省车费,我就步行去永城,天不亮就出发走到天黑才到,拿了药,第二天一早再步行回来。”赵长贺说,这样的行程他走了三次,可最终父亲的病情还是恶化了,1973年离世。当时24岁的赵长贺刚结婚不久,父母去世后,还留下了9岁的妹妹需要照顾。“因为很早就失去了父母,我对亲情分外珍惜,尽自己所能让妹妹吃饱、穿暖、上学。”赵长贺说,他把妹妹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照顾,后来又送她出嫁。无微不至,照顾4位长辈除了照顾自己的家人,赵长贺也一直关爱身边长辈。他对妻子、儿女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父母苦了一辈子,孝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为人儿女最起码的标准,孝顺不仅仅记在心里,更要落实在行动上。”1992年,无儿无女的大舅去世,安葬好大舅后,赵长贺把大舅妈接到自己家照顾。如今夫妻俩赡养老人已29年,97岁的大舅妈依然身体硬朗,每天都是笑呵呵的。赵长贺的三叔三婶只有一个女儿,还经常生病。2004年,赵长贺就接过了照顾三叔三婶的责任,为老人代种土地、盖新房、包管吃穿住行。2007年,三叔因病去世。2017年,三婶卧床不起,赵长贺就把她接到家中,请医拿药、擦屎擦尿、端水送饭……直到她2019年去世。赵长贺对四叔赵秉银的照顾更让人感动。赵秉银因精神状况不好,早年离家出走后一直杳无音信,直到2008年才回家。当时他已77岁,无房无宅无户籍,还双目失明。“看到他孤苦伶仃的样子,我心里十分难受,就把他接到家中。”赵长贺说,自己多次到派出所申请,为老人办了户口。2011年秋,赵秉银突然病倒卧床不起,已经退休的赵长贺,每天都在四叔的病床前照顾,直到3年后四叔去世。长年累月照顾几位老人,赵长贺无怨无悔。“老伴和孩子们也一直在帮着我。”赵长贺说。因照顾老人的善行善举,赵长贺被当地人称为特殊的“孝子”,曾获评“太和好人”“阜阳好人”“太和县道德模范”。记者 汪乐意 实习生 张宇菲 通讯员 王静

来源:安青网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