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消费 任建新

紧张的工作之余或是匆忙的商旅途中,如果能有一个按摩师随叫随到,帮助我们解除身心的疲惫,何其美妙。

早在20年前,倍轻松就前瞻性地看到了都市人的需求和痛点,在健康智能硬件领域持续深耕,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作为行业开创者,倍轻松将登陆科创板,募资近5亿元,投入到营销网络、研发中心、信息中心等项目建设中。募资项目建成后,公司在市场规模、研发实力、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将实现大幅提升。

行业开创者

每个人小时候,几乎都有这样的经历:父亲每天下班回家,总喜欢把我们招呼到身边,让我们帮他捶捶背、按按头,似乎这样,就可以缓解他一整天的疲劳。

在泡澡文化盛行的日本,于上世纪6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全自动按摩椅,用以解放人的双手。彼时,受技术限制,按摩椅功能单一、体积大而笨重、用户体验较差,没有被市场普遍接受。

此后20年间,随着新材料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按摩器具实现了小型化和精确控制,逐步被广大家庭用户所接受。

伴随着技术升级,按摩器具品种日渐丰富、功能细分。

倍轻松是眼部与头部等便携按摩器品类的开创者,早在2001年即推出首款眼部按摩器产品进入按摩器具行业,并在此后发展中不断丰富自身产品。目前已形成以眼部、颈部、头部及头皮四大类健康智能硬件为主,并满足用户其他健康需求的产品体系,成为国内健康智能硬件领域的领军企业。

公司持续推动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理论的有机结合,在产品中融合驱动、控制、传感、交互、物联网及大数据等技术,逐步打造东方特色全球品牌。

据了解,除中国市场外,倍轻松已开拓了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及马来西亚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为保证产品持续领先市场,公司不断加强研发和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合计支出研发费用超亿元,占同期营收总额的5.35%。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公司及子公司拥有境内外专利合计537 项,先后获得德国红点、德国iF等十多项国内外设计大奖。

2016年,倍轻松与大疆创新、微芯生物、柔宇科技等企业一起,被评为深圳市十佳新锐型全球化公司。

一年卖出百万台

经常出差的人士应该会留意到,在全国主要大城市的机场、高铁站的显眼位置,总能看到倍轻松的门店,从而认识了这个按摩器品牌。

据了解,截至2020年6月末,倍轻松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郑州等城市的机场、高铁站和中高端购物商场,共设立了153 处线下直营门店。

以线下门店为基础,公司建成了覆盖线下线上、境内境外的立体化营销网络,推动公司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综合估算,倍轻松在国内按摩器具行业的市场占有率约为 5%-7%,在便携式按摩器这一细分领域的市场占有率约为13%-15%。

数据显示,2017年至 2019年,公司眼部、颈部、头部及头皮智能便携按摩器的销售总量由66.77万台增至115.50万台,年复合增长率为31.52%;销售收入由2.63亿元增至 5.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5.33%。

同期,公司营业收入由3.57亿元增至6.9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9.35%,营业毛利、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均随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不断上升,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46.28%、67.04%、69.23%和63.37%。

2020年上半年,尽管受疫情影响,公司线下直营店收入大幅下降,但公司加大线上拓展力度,当期线上实现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63.36%。

公司预计,2020年将实现营业收入7.8亿元-8.2亿元,同比增长12.37%-18.14%;归母净利润5800万元-6300万元,同比增长6.27%-15.44%。

上市抢跑未来

进入21 世纪以来,在国内外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亚健康扩散、社会老龄化等现象,对按摩器具的需求日益扩大。按摩保健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理念,推动了按摩器具的市场普及率。

行业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按摩器具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2010-2019 年,中国按摩器具市场规模由49亿元增长至139亿元,2020年预计接近150亿元。

在这个行业高速增长期,倍轻松恰逢其时登陆科创板,将募资近5亿元,投入到营销网络建设、研发中心和信息化升级等项目中。

未来三年内,倍轻松将投入近2.8亿元,在全国19个重点城市的机场、高铁站及高端商场,建设248家直营店,届时,公司直营门店数量将突破400家。

公司表示,直营门店是公司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019年的营收贡献率为35.55%。当前,公司虽已形成了有一定规模的零售终端网络体系,但门店布局还有待完善、网点密度还有待提高。本项目实施后,将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

随着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行业技术水平不断发展,需要公司在研发方面给予更大的投入和支持。

倍轻松计划投入8801.08万元升级研发中心,构建先进技术实验室,推动虚拟触感、AI机器人技术和生命传感器技术等与产品的结合,实现公司产品的进一步智能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