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们一行是新闻代表团,所以,考察的重点大都是新闻机构。我们在美国访问期间,除考察一家电视台、一家文化交流中心、一家博物馆和两家艺术馆外,重点考察了新奥尔良日报《时代报》、《芝加哥论坛报》、纽旺克《明星报》和《费城中文报》共四家报社。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通过考察,我发现美国人办报有四个特点:一是美国的报社全是大报业集团。报社属私人企业,政府不投资一分钱,报社还要向政府纳税。但政府要在报纸上登什么,必须与私人企业一样先拿钱来。报业集团不仅办报,还办电台、电视台和其他产业。

二是报纸容量大。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无所不包。因为容量大,所以版面特别多。一般每天都是几十版,星期天多达上百版。

三是充分体现新闻自由。新奥尔良市《时代》报国际关系部主任富兰克斯介绍说,他们的报纸要发什么新闻,登什么内容,均属自己做主,不必请示谁批准。但是有一条,必须符合新闻法。不然,别人会跟你打官司。

四是经济效益好,特别是广告收入大。我们每到一家报社考察,都要询问这个问题。他们都是很自豪地回答:我们这家报社的效益是最好的。经考察,他们报社的经济效益确实很好,许多报社一年下地除干落净,还要净赚好几个亿美元。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29日下午,我们来到《芝加哥论坛报》。报社大楼位于芝加哥市中心的一条河边。河水流经市区,但河水却很清澈,没有受到污染。河上有好几座桥,这些桥都会自动关闭和开放。船来了,桥自动拉开;船走后,桥又自动合拢。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这里是真正的摩天大楼密集区,街道两侧全是高楼大厦,连停车场也上了四楼。这里的楼高,风也大,吹得旗杆上的星条旗呼呼拉拉地山响,几百米以外都听得见。

报社大楼是一座26层的古老建筑,建于125年前。负责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约50岁的国际新闻部主任麦克尔先生,他负责11个国家的新闻,其中包括中国。麦克尔先生领我们到一个小接待室坐下,然后,指着自己的座椅风趣地说:"编辑部里的工作人员全是配的这种能转动的座椅,不同的是,当官的座椅扶手上多了一层布。"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麦克尔先生向我们介绍说:"《芝加哥论坛报》员工4500人,编辑记者600人,另加60个摄影师。这里只是报社的总部。芝加哥以外其他城市还设有十几个分部,每个分部60人左右。在国外还设有记者站,中国记者站在北京。"

这家报社的版面划分很有特点,不仅按内容分版,还按地域分版。每天报纸头版登国际国内新闻,另外十几个分区设专版。这样分版的理由是广告的需要。如北部版登北部新闻和北部地区的广告,南部版登南部新闻和南部地区的广告。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实践证明,这种版面划分方式的效果很好。除此之外,还有金融版、体育版、娱乐版、生活版等。生活版每天的内容不一样,今天是时装,明天是装潢,后天是烹饪。纽旺克市《明星报》内还设了一个食品部,食品部内有各类炊具。每个星期四食品部都要请人来现场操作、现场报道,供美国家庭妇女学习。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星期天的内容还要多,除新闻外,还有老百姓的批评、大都市的报道、新书的介绍、汽车经济状况、房地产交易、娱乐艺术、旅游指南等等。另外,星期天还要出两本杂志。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报纸的容量大,发行量也大。每天发行80万份,星期天发行100万份。在美国报界,《芝加哥论坛报》发行量算是比较大的。因为星期天与平时的版面不一样,所以,报纸的订价也不一样。平常每份报纸0.5美元,星期天每份1.75美元。售报收入报社与报纸零售商各得百分之五十。

麦克尔先生介绍完毕后,接着请大家提问。有人问:关于中国新闻稿件的来源情况。麦克尔先生回答:中国地域太大,各地不能都设记者站,记者站人员只能住在北京。稿件来源主要靠新华社提供,加上记者站人员自己收集。收集的范围主要是北京和香港。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有人提出,想了解一下《芝加哥论坛报》的收入情况。麦克尔先生说,这个情况他不清楚,要问统计部。说着,他打了个电话。不到两分钟,有人送来一份资料。麦克尔先生在计算器上算了一会儿,告诉我们:他们报社1996年总营业额36亿美元,国民收入13.35亿美元,总开支10.55亿美元,实际纯利润2.8亿美元。

有人还提出,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新闻媒体各式各样,新闻手段越来越先进,尤其是电视和手机高度普及,会不会对报纸有大的冲击,报纸作为数百年来最大的新闻传播媒体生命力还有多久?

考察《芝加哥论坛报》

麦克尔先生沉思了好一会,然后缓缓回答说:"虽然电视和手机高度普及,但是还不能替代报纸。预计10到30年之间,电视和手机不会对报纸有很大冲击。不管怎样说,人们还是要看报纸的。"

当我们走出《芝加哥论坛报》大楼时,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匆匆赶到旅馆取行李,到自助餐馆吃晚饭。然后,直奔机场,乘晚上8点钟的飞机飞往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