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喜欢号称回归自然,你不要以为回归自然是一种现代人才有的特殊情结,其实在几十年前,甚至在遥远的古代,这种情结总是会不经意之间出现。人们为什么喜欢回顾自然?原因还是在于现实的压抑,现实为什么会压抑,因为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们不能依照自己所向往的生活方式去生活,被视之为牢笼一样的社会规则的约束下,有人就会产生一种错觉,逃离现实彷佛就能逃离整个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依靠逃离现实,进而想要逃离整个世界的故事。本片名叫《荒野生存》,这是一部根据真人事件改编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家庭富足的大学毕业生在自己毕业后毅然踏上了一条回归自然的路。与家人不辞而别只身返回大自然并且过上了一种向往中的生活。影片用一种回顾的方式简单地刻画了这一回归自然的形象,让这个自诩为超级流浪者的克里斯托弗有了一个和大众分享自己的荒野生活的镜子,这面镜子毕竟不是很坚固。影片的最后,这个超级流浪者依旧没有能彻底地在荒野中完成自己的生存挑战。死亡如影随形,这不是一个让人喜欢的答案,但却给他的短暂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句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片展开的方式有一种记录性质,然而通过这种记录我们看到的并不是荒野生活的伟大与自由,而是一个现代人与自己想要逃离的现实世界之间的根本矛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斯托弗为什么要逃离?原因很简单,这个原因跟前文提到的古代人的归隐,几十年前西方世界的自由思潮有着异曲同工。他们实际上都是对于现实生活的不如意的厌倦。古代人归隐是因为现实中不达意,几十年前的自由思潮则是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中规章制度的不满的累积。回到这部影片上来,克里斯托弗则是对于既有生活的厌倦。这种厌倦包括但不限于自己父母的物质,自己所在学校生活的乏味以及自己对于自身的追求的高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用青春期的一个专属词汇来形容克里斯托弗的行为,那么“叛逆”这个词语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这个词汇,它所体现的是一种认知上的偏狭,因为没有全面的认知,所以仅仅用这一种偏狭来对抗所有与自己认知相右的现行规则。克里斯托弗的认知就是如此,一方面对于现实中的一切感觉到厌倦,另一方面却一直无法让自己彻底的与现实之间划清界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斯托弗认为的荒野生存是一种回归自然的追求,而在这种追求中,他将荒野与现实完全的对立了起来,他认为现实是束缚,而荒野能带给人自由畅快。然而他却忽视了这种现实的束缚与荒野的自由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且自由和束缚也是一个伴随且对立的观念,因为任何一方都不能离开另一方而单独存在。在现代社会尤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斯托弗并没有清楚明白地看待荒野的自由与现实的束缚这两个彼此对立且相互依存的概念,在他看来,自由就是自由,束缚就是束缚,两者只能是对立的,他们没有任何的伴随性或者是统一性。话虽如此,但克里斯托弗却用自己的亲身实践向观众们展示了现实中的这种彼此伴随的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可以回想下本片中的这些细节,克里斯托弗只身泅渡的时候,使用的工具是一艘皮划艇,然而这并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现实社会中的工具。这个时候,他如果真的崇尚自由,喜欢荒野,那么就应该自己建造一艘独木舟。克里斯托弗在远行的路上不断地遇见好人,且不断地获得帮助,这并不是一个完全脱离了现代社会,且喜欢与现代社会对立着的人所崇尚的。在每一次与现代社会相互接触的时候,克里斯托弗首先要做的是什么呢?刷牙,洗衣服或者任何别的形式的整理容妆。如果他真的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这样的行为就不会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最有趣的莫过于本片最终为我们展现出来的克里斯托弗之死,一个崇尚脱离现代社会的人,却最终使用现代社会的书籍来帮助自己分辨食物和野草,甚至于离开了火柴与现代社会中一些简单的器具就没法让自己更好的生活。最终,克里斯托弗死于知识储备的匮乏,而非真正的自然威胁。这样的结局看似让本片用一种荡气回肠的方式感染了观众,实际上,多一些思考我们就不难发现。这种所谓的崇尚着的自由,实际上完全没有和现实有任何的脱节,形式大于内涵的人一直想要寻找些什么?但他们可能永远也找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克里斯托弗的悲剧就是很多想要脱离但却无法彻底逃离的人的真实写照,生活就在哪里,旷野也并非遥不可及,然而无处安放的灵魂不能这么虚伪,彻底的割断既然不可能,所谓的离开又有什么意义?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