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惠金融缘起与现状

1

普惠金融缘起

普惠金融的概念由联合国在2005年宣传国际小额信贷年时提出,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其内涵主要表现为平等性、盈利性、全面性。

2

我国普惠金融现状

为有效推进普惠金融,央行、银保监会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提供再贴现再贷款;还创设了新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

2020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42.7万亿元,其中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以下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达15.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数据来源于银保监会网站

3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特点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特点:

一是银行保险机构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

二是数字普惠金融成为当前普惠金融发展的主流;

三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战略;四是在发展普惠金融过程中越来越重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二、我国普惠金融市场供给矛盾

1

服务范围覆盖不到位

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筛选模型,主要针对盈利能力强、信用良好的优质客户,主要因为其交易成本低,违约风险小,这类客户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城镇区域;而缺乏抵押物、违约风险高的客户则易于被银行拒绝,从而失去平等受益金融服务带来改善经济状况的机会。

2

小贷公司与银行的不兼容

银行主要集中在优质客户,银行的优势在于利率低、额度高,但审核程序复杂,信用要求高;而小贷公司优势在于灵活、审核便捷、覆盖人群广,但利率相对高、额度低。

银行与小贷公司作为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大多情况下却不相兼容,经历过小贷的客户被银行拒绝的可能性较大。

小贷公司的推广普及率高,占据市场大量空间,如蚂蚁金服旗下专司服务小微企业的网商银行,过去5年,全国小店贷款可得率超过50%,仅网商银行无接触贷款累计服务过的小微经营者就超过2900万。他们户均贷款3.6万元,80%过去从未获得银行贷款。

3

普惠产品推广不到位

银行对普惠金融的产品缺少普及大众的过程,老百姓无从知晓,对适用条件也极少了解。银行大多依托助贷公司进行推广,助贷公司成为银行的市场前线,主要通过客户名单的电话销售模式,为银行进行产品推广和客户筛选。

4

变相收费,增加成本

一些银行的地方分支机构违规向小微企业收取贷款承诺费、投融资顾问费、银行承兑汇票敞口管理费、法人账户透支业务承诺费等“两禁两限”费用,有银行在已有抵押的前提下向客户销售保险费率较高的人身意外险,提取高额代理手续费等。

另外,市场中还有联合贷款和助贷收取费用的现象,导致普惠金融最终的贷款成本增加,同时也为银行埋下隐患:商业银行只是资金提供者,并未参贷前审批和风险控制,但本质上风险最终还是由银行来承担。

三、什么是好的普惠金融

汉宁和詹森(2010)认为,金融发展指标反映了传统的金融政策目标,侧重于金融深度而非金融广度。普惠金融应成为独立的政策目标,应当从以下四个维度进行测量:一是可获得性,消费者可以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二是服务质量,金融服务或产品满足于消费者生活需求的相关性;三是服务范围,金融服务或产品使用的广度和深度;四是服务效果。

四、普惠金融发展建议

1、回归普惠金融的本质,为广大社会群体提供金融服务,坚持保本微利,产品设计上贴近百姓接受水平。

2、借助联合贷款和助贷的精准风险把控能力,提升风险控制能力,合作优化风险定价模型和客户筛选机制,大力推进金融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提升风险控制能力。

3、贴近百姓进行产品创新,因地制宜服务实体经济,服务老百姓。

4、加强对联合贷款和助贷的监管,合理控制相关费用,营造良好的借贷关系。

5、加强普惠金融的宣传力度,提升普惠金融产品的知名度,为广大群众谋福利。

作者:雷宽宏,北大纵横高级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