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走进“五色石文斋”。如果您喜欢,请点击关注,也欢迎您分享、评论。在这里随时有精彩的文章发布。

在老家陕西工作和生活时,我就喜欢光顾书店,每次都会掏腰包带几本书出来。那时,还不知道淘书一说。

对于淘书的经历,最早是在北京开的头。1997年夏天回青,我携带了大包小包的书,让我吃了不少苦头,上下车和转车,勒得我的手指都发了紫,就为了节省托运费。

从那以后,淘书自然成了习惯,比进书店买书要洒脱许多。2005年去泰安,猛然在路边一个小摊发现《美术报》出版的《西北五省书画百家》专号,毫不犹豫地花了25元买了下来,对方死活不讲价。此前,我花10元一本邮购过《浙江书法百家》《浙江国画百家》号外版和《山东中国画百家》。明知道摊主赚了我至少1倍多的钱,但也心甘情愿。

古人说,狗改不了吃屎,爱书人自然也改不了买书的毛病。我淘书多是出门在外,在一些陌生城市。去年从承德到铜川,在西安停留又淘了些书,不愿花运费,就像那年从北京回青一样,备受折磨。事后觉得也是一乐。淘书不就想省几个钱嘛!当然,也是新华书店遇不到的。面对从两千里外的西安带回来的《一个摄影家眼里的:路遥》《张宝庆书法》《黄帝祭祀大典图志》和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编的《红色桥梁》等,记忆就多了几分美好。

我生活了16年的青岛开发区,旧书摊很少,所以,也没指望在这里淘多少书。

今天是五一,晚上看了坛友夜路岌岌怀念黄家驹的帖子,才出门去濠洼夜市吃了一碗万祥坤的馄饨,本想理发,却鬼使神差随熙攘的人流漫无目地溜达。无意在电业大厦西侧,发现了一个小不点的旧书摊。其中的《潍坊古今诗文选》吸引了我。一通翻拣,最终从一堆乱七八糟的书籍中,选了4本,讲了讲价,一盒玉溪烟钱,就归属于我了。嘿嘿,它们是1982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的《唐诗小札》,刘逸生著,钱君匋题的书名;1985崂山县志办编的内部资料《崂山古今谈》,还有两本是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的《明代散文选注》《历代书信选注》,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全套25册,遗憾是差许多呢。

这条街我再熟悉不过了。初来黄岛,就住在井冈新村,临近井冈山大道,后来住濠洼,至今也没远离这一区域。记得搬到长江路上的新华书店书城,最早就发轫在九华山路北头的濠洼街上,因离家不到二三百米,隔三岔五会进去转转。2003年,我的散文集《一竹斋语》出版,经朋友介绍还送到这里上架50本,卖掉了32本,使我对书城多了一份感情。从家里出来穿过一段窄窄的小街,便是我最喜欢逛的书城了。女儿那时还小,在我闲暇之余,跟屁虫
似地
由我牵着小手,踱步于此,她或看小人书或寻她感兴趣的玩具,不经意间,晃晃悠悠地打发掉大半天时间。有时候,还能捧回几本心仪的书,自然是惬意的。

至今我还能清楚地记得,在北京光临旧书摊的那份惊喜,就如同在沙漠行走,终于见到了一片绿洲,或找到了向往已久的“世外桃源”。第一次淘书,“淘”光了我原本不鼓的口袋,“淘”兴不减,满载而归。自此,每到一地,逛旧书摊进旧书店便成了家常便饭。这种行径,犹如年轻人谈恋爱一样上瘾,越淘越来劲,一发不可收拾。这一逛一淘,就是十几年。

摊主是个憨厚的矮个头年轻人,摊位上的书不是很多,他也不像大书店里的店员那么容光焕发,仪表堂堂,在昏暗的路灯下,那张脸有些灰不喇唧,就像他摊上的书一样略显陈旧,可这并不妨碍他做小本生意。我淘书的时候,也有几个寻书的人在翻翻拣拣。顺便聊了几句,他也是这条街上的常客,早先卖磁带、录像片,说查得严,没法干,就改弦易辙,做起了书卖买。他不像我这么胖,偏瘦,逢人哈哈一笑,给人几分和蔼可亲的感觉。虽聊了几句,他已略知我的“喜好”,便“投我所好”捧出几本书向我推荐,而我,几乎是“照单全收”。不得不承认,我是经受不住书的诱惑的,虽然书的定价是几毛钱,但要价翻了原价的10倍,但每本书价钱也不过几元钱。得一卷旧书在握,哪怕拿回来一时没时间读,前几页后几段地随手翻翻,也有阅读的那种快意与享受,所以便迫不及待地付了他说的一盒玉溪香烟钱。我付钱时,掏出了玉溪,其实那是别人给我的,我自己不会这么奢侈。就担心尚未付钱,却冒出个跟我抢书的。很多时候,我在旧书摊都会不经意地和摊主聊上几句,以加深印象,即使我不嘱托他给我留书,他再见我时,也会给我推荐他又有了什么好书,倘若话语投机,就会是常客,淘书的兴趣就是这样愈发盎然,愈演愈烈。埋头在一堆旧书里翻来覆去地扒拉,也不管旧书上有污渍,或是有霉味,这些都浑然不觉,一本又一本地翻腾,全神贯注,生怕漏掉了哪本自己想要的。

我是自己挣钱吃饭的穷作家,收入与书价的增长犹如龟兔赛跑,跑得再快也远远落后于书价的增长速度。所以,一般是不买大书店里的书。记得曾在书城相中了三套文学类精品读本,算下来要花近千元,就未敢问津。一次,受邀当了一回关于读书作文大赛的评委,主办方为表示答谢,给我了两张书城购书卡,于是潇洒了一把,悉数去换回了那三套书,虽然倒贴了几百,但总算如愿以偿,功德圆满。不过,有时也能从书摊淘到跟书店一模一样的书,而且花的又是少几倍的价钱,还有一种“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快感。旧书于我而言,它的价值和新书没有两样。故此,淘书有时候不仅仅是淘到了书,更重要的是“淘”到了一份好心情。

幸运的时候,还能在一些书店淘到一些很有价值的“旧书”。当捧着一本比自己年龄大十几岁甚至几十岁的书,是一种无法抗拒的诱惑。那书里所承载的,已不是单纯的文字本身,还有被岁月风化剥蚀的沧桑味。书里书外,每本都有它自己独有的故事,字里行间还夹藏着那个年代的气息,若能再从书里翻出照片、书签等,那更是意外的收获。

德国有一句名言:看一眼书,看两眼生活。当我们把头从书中抬起来的时候,别忘了,美好的生活同样在等待着我们去创造。

可现在,旧书就像古董、字画,越来越难淘了。一是货源紧缺,二是书摊老板们的文化意识和商业意识也越来越高。为避免失望,在熟悉的地方,每次淘书,我都会“养一些书”,自欺欺人为蓄水养鱼,就是那些可买可不买的书,万一没什么可买的,把这些“放养的书”买回来,以免空手而归,心情起落不平。

每一次,我都会问老板:“有新书么?”如果淘书的人多,这是捷足先登的办法,不至于好书落到别人手中,慧眼识珠和眼疾手快,都可以抢占先机的。其实,这也节省了淘书的时间。而老板们,也总是乐意向我介绍和推荐新来的旧书。

我问话的时候,老板总会扔给我几本书。有时,我明明心里喜欢,却不屑一顾地说:“这个我多年前看过的,如果能便宜点,倒可以考虑。”说罢,佯装很不在意的样子,把书丢回书摊上。这一招多会奏效,最后以我理想的价位或是低于我预期的价格拿到手。

如我淘的《中国当代短诗萃》,是张永健编的,长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7月出版,只花了5元钱。如张伯驹编的《清词选》,中州书画社1982年出版的,花3元。

有时碰到陌生的摊主,我故意大声嚷嚷:“哎呀,好久没碰到书贩子了,有好书吗?也不多弄点好书呀!”老板顿时会矮我一头,便说:“尽管翻,看有你中意的吧,新书也不多呢。看看这几本!”著书人中有许多我知名知姓的,有的作家还是我亦师亦友的师长,只要在书摊上看到他们的书,我都会考虑买回带走的。让它们流落到破旧的书摊上,从感情上说,我也有些于心不忍。如果我的书架上有,我一般会寄给他们,让他们签上名作纪念,再把已有的未签名的送给我的书友们。迄今,我手头作家的签名书,估计也有2000多本了,也不乏著名的和大牌的作家,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有一次,在青岛轮渡的一个报刊亭,我无意发现了一本老家汉中作家王蓬的长篇小说《水葬》,只花了8块钱,比原价便宜一多半,让我很激动。他出的书多了,长篇小说共两部,《山祭》是他签名送我的。我付钱时生怕报刊亭的老板嫌便宜不卖给我了,心还咚咚咚地跳。老板笑着说:这种书也只有你们搞写作的人买。听他这话,我哈哈大笑说:“是呀,喜欢啊,没办法。今天这天,你还摆摊啊!”我故意转移他的注意力,搭讪了一句。

老板也哈哈一笑说::“我不摆,你买什么呀!”

也许,在青岛,王蓬没有耿林莽、杨志军、尤凤伟、王泽群那么有名,但在陕西文学界,乃至西北、西南,王蓬可不是一般人物。女儿后来在百度一查,哇,王蓬很了不起啊!不知者不怪,现在,提到一个作家的名字能知道的有多少人呢?当我把这件事写进关于王蓬的一篇文字里,他也很感动。这是题外话了。

喜欢读书的人,大都喜欢买书。说起我买书,早年的时候,几乎没有方向,看到书就想买,且大多数都是小说一类。比如反映战争年代的书《苦菜花》《迎春花》《烈火金钢》《万山红遍》《晋阳秋》《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红岩》《铁道游击队》等等。那时书少,几乎都读了,也买过不少外国的小说,可我后来以写诗为主,这读书也有些阴差阳错,就像人生,喜欢的不一定做成正业,不喜欢的偏偏是丢弃不下的饭碗。

我在日照曾买到一本王稼句的《看书琐记》。王稼句是江苏作家,他书中的一段话,让我觉得买得值。他这样写道:“几乎每天午后,我常常拿一本书,倚着软榻,随便翻,自己是当作休息的。特别是从天高云淡的凉秋,到那暖风烂漫的杏花天,晴朗的日子,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看着看着也就有点迷迷糊糊,前人说的负暄之乐,大慨就是这样得来的。看得的内容,终然也飘飘忽忽,过后的印象只依稀有点影子罢了。”

这种读书的行态和情景有点与我相似

我现在买书,喜欢买成套的丛书,如五角丛书、书虫丛书等,止庵的《相忘书》、李福眠的《疏林陈叶》、许定铭的《醉书随笔》、薛冰的《纸上的行旅》就是书虫丛书的。书还有版本与出版社之分,版式、装祯、校勘、序跋、纸张、规格都会有不同,只有把有关书的知识融入买书读书的生活,这书才更有滋有味。我曾跟同一片蓝天下的书法家朋友丁原平聊过,他是我在西海岸接触到的一个读书人,他家的藏书过万卷,受他的影响,我到青岛也爱上他喜欢的汉京书店转悠。尽可能地“读书读原著,集书集初版”。每当在书店、书市、书摊淘书,这也无形成了我择书的一个标准或条件。如我手头的《红烛》《西滢闲话》《渊明诗话》等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版的文化名人的书籍,就是我在旧书市场淘来的。

2007年去济南山东省书法家协会拜见书法家张业法后,我和朋友专程去逛了趟英雄山,那里是济南的一处文化文物市场,古玩、图书比较集中,一长溜的旧书摊上买书的人很多,很有点旧时代的味道,凭添了几分书韵的氤氲。几年过去,随着城市的拆迁,也不知道那里现在成了什么模样,令人很是怀念。

“人与书是有缘分的”,我很相信这句话。记得那次我买了一套齐鲁书社1991出版的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金瓶梅》后,又想着再得到一套中华书局、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出版单位于1973年至1975年间的古典文学名著影印本《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儒林外史》等,但一直没能遇上。因为“文革”后期,毛主席对古典文学名著有过重要批示,这一版本应当是最好的,在那个年代人们做事都很讲认真,校勘严谨,出版质量高。时隔40年,但要买到谈何容易。如果能碰上,就是当了裤子光腚,我怕也会哑巴吃秤砣铁了心要弄到手的。读这样得来不易的书,我想,肯定是别人无法体会和理解的享受。

书越集越多,我却对这些跟我有感情的书,犯了愁。若是搬家什么的,肯定就遭老罪了。

当然,也不考虑这么多了。坐拥书城,总会感觉到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也使我对书有了更深一些的理解。我虽然作文写字,也把自己的文字编了几本书,但面对浩如烟尘的书海,我只是沧海一粟,只敢说读了一点书,集了一点书,而不敢言“藏”话“研”,更不敢自诩作家什么的。闲暇之余,只是作为一粒尘埃混迹于人流,到书店、书市逛逛。

爱书、读书、买书、淘书、藏书,注定是一生相随的事,无法驱逐。只要书房有自己喜欢的书,就踏实,就知足,像渴饮时得了一杯清茶,岂不沁人心脾?所以对好书、旧书、特价书,哪里有就想去看看。

记得去年8月在烟台,我无意发现了刊登路遥《人生》的《收获》1982年第3期杂志,便毫不犹豫地花15元买了,他的单行本我有,不知看过多少遍,电影也看过多次。掏钱后,又发现了首发他《平凡的世界》的刊物《花城》1986年第6期(刊载的是第一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1986年《平凡的世界》(第一、二部),1989年出版的《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我都有书,但我还是买下了这本《花城》。说来也怪,翻着翻着,又发现了让我眼睛一亮的一本书,一本八成新的《扑向太阳之豹——海子评传》,作者是诗人、诗评家燎原。《序》是海子的好友、著名诗人西川写的。对于海子和海子的诗歌以及他的死,世人评论很多,唯有西川熟知海子,了解海子,他最有发言权,所以写的关于海子的评论最深刻。对海子的诗歌,我读过一些,不是全部。我也写过怀念路遥和海子的诗。但西川这本书我却没有,知道有这本书却无缘一读。烟台之行,我拥有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件事。路遥和海子,是我喜爱和崇尚的两个文人,他们都是英年早逝,一个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一个被铁轨碾碎了生命。路遥的小说是史诗,海子的诗也是史诗,都有一种直穿我们灵魂的东西。

其实,我压根儿就没有做藏书家的远大理想或奢望,要不然,我早年所拥有的2000多册书,也不会因我走南闯北,而流落失散在故乡。我看书,买书,是为了我的写作之需要。现在,我买书少了,多是在旧书摊淘的。书店,多是新书,新书有许多不值得读,难有惊喜和发现。我淘书,一图便宜,二是想买二、三十年前出的我不曾有的书,再说,大书店能有这些书吗?

书价自1985年始涨,1989年疯涨,到现在,快30年了,那时的书便成了旧书,总有人淘汰旧书,卖旧书的书店、书摊便也多了起来。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鲁迅选集》、1984年出版的《静静的顿河》、译林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花城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沈从文文集》等,这些大部头全套书,有的品相完好,比新版好多了。遇到好书,那怕因风吹日晒,搬来运去,品相不好了,那怕蓬头垢面,缺角少边了,我也不嫌弃。面对这些纸色发黄的书,我就想到自己,转眼步入中年,不敢说饱经风霜,也是满面风尘了。而书与人又何其相像!不在于装帧,重在内容,只要不是盗版。书无定价,不买书的人恐怕是很难理解的啊!

打折的书,不一定是旧书,旧书不一定都打折,新旧的区分也很微妙,说旧,多半是几年前的,即使出得早一些,品相也是新的,是从出版社库存里调过来的,折扣不等。记得青岛开发区香江路上的吉韩商厦门口、家佳源三楼就有这样的打折书出售,有的是半价,有的论斤卖。一度时间,我也是那里的常客。记得买到一套我喜欢的书,都是关于世界著名女性的,如《告诉你一个真实的冰心》《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赛珍珠》等。也曾买进一套精选集,有陈忠实、张贤亮、铁凝、张炜等人的

在青岛的商场门口、超市大楼上开书店,人来人往,看书人还是不少,生意应当不错。由于欠分类,或者不细,找起书来,颇费周折,得有耐心。这类书店多少也沾了些超市的光,连美女也会光临,一手提衣袋鞋盒,一手提打折的书,风摆柳似地飘然而去。这种别致的风景,怕在其它的书店是很少见到的。

然而,至今让人遗憾的是,在淘书的生涯中,尽管我也遇见过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现代散文选》《外国短篇小说选》《建国以来短篇小说选》和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谈创作经验》、三联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孙犁的《书林秋草》、香港三联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杜渐的《书痴书话》,却没有被我一网打尽,总有一些珍本是有缘无分、交臂失之了。

(文/杨文闯)

敬请关注“五色石文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