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鹤 实习生 冯雨瑶

如何破局与转型?在高鸿股份日前举行的202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其主业IT销售面临的盈利瓶颈,以及在车联网领域的布局情况,成为投资者提问的重点。

“公司IT销售业务已连续五年占比营收70%以上,这种严重依赖商贸销售的盈利模式何时可以转变?”“IT销售毛利率低如何解决?”“向处于发展红利期的车联网领域加速布局,该领域前景如何?”“车联网领域的竞争对手有哪些?”......《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发现,在投资者提问的32个问题中,有13个问题大篇幅涉及IT销售、车联网。

高鸿股份主要从事行业企业、信息服务、IT销售三大业务。年报显示,2020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38.49%,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626.08%。据iFinD数据统计,以上两项数据在31家贵州省上市公司中,分别位列倒数第二、倒数第一。

在上述三大业务中,2020年,因分销市场普遍受到疫情、供应链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影响,高鸿股份IT销售业务业绩下滑最为严重,营收同比下降45.07%。

高鸿股份IT销售业务涵盖笔记本、台式机、数码产品等IT产品的销售,全球一线小家电品牌的产品销售,以及整体配套服务业务。值得一提的是,相比去年疫情、供应链资金紧张等不利因素,高鸿股份IT销售长久存在的低毛利、过高依赖商贸销售等盈利模式,更受投资者关注。

据年报披露,2020年,高鸿股份IT销售毛利率仅为1.81%。当前,公司主要以联想、华硕等核心品牌产品,向苏宁(线上、线下)、江苏五星(线上、线下)、京东等大客户,以及行业内的分销客户,销售产品及提供配套服务。

对于投资者提出的低毛利以及严重依赖商贸销售问题,高鸿股份回复称,公司不断探索与厂商全渠道合作,加大服务职能,从而提升业务毛利率;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小家电产品,利用小家电产品高毛利率拉升公司IT业务整体毛利水平。在投资者提出的对商贸销售依赖的问题上,公司表示,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产业布局调整,以此调整业务收入结构,逐步降低对商贸销售盈利的依赖。

“高鸿股份虽然从事的是IT销售,但其实是IT连锁零售,其主要立足点还是在线下,且当前IT销售多是性价比竞争,相对来说价格透明度较高,从而使得其毛利率越来越低。对于高鸿股份而言,其在IT销售业务可以实施两种策略:其一是向上游延展,通过自组装,来推出自己的品牌电脑;其二是向下游,走线上销售。两种策略的核心是,均需要品牌做支撑。”对此,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向《证券日报》记者谈道。

主业低盈利的情况下,近几年,高鸿股份持续向车联网领域发力转型。在投资者关注的车联网问题上,高鸿股份介绍称,公司聚焦车联网生态布局,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和众多车企、tier1、百度等业内一批知名的自动驾驶企业、工信部主导的各个先导区和示范区都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参与了各示范区先导区的建设。另外,公司的车路协同智慧高速方案也和中国交建、山东高速等一批高速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

谈及车联网的发展前景,高鸿股份表示,车联网C-V2X目前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唯一主流技术,国家近几年尤其在去年疫情后,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支持车联网产业发展。通过过去几年的探索,车联网、车路协同产业发展开始加速,各地的示范区、先导区建设也明显加速,新进入的城市越来越多,同时,一批智慧高速项目也正在不同阶段地进行。

“公司将聚焦车联网生态布局,并逐步加大研发投入。”高鸿股份进一步表示。

据年报披露,2020年,高鸿股份研发费用为1.23亿元,较2019年的0.66亿元同比增长86%。

“汽车的智能化、电子化、电动化是重要发展趋势,而车联网则是这种趋势下的必然产物,未来前景十分可观。目前,车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突破还不够丰富,多数企业的产品或服务仍处于较初级水平,如果能够通过研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那么,即便是新进入者也可以实现反超。”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