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个透明的密封容器,一株株幼苗浸泡在其中;稚嫩的叶子和根须吸收着培养基液营养,长势整齐,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近日,记者走进罗定市龙湾镇南药种苗组培中心,看到身穿防护装备的工人们正在观察广藿香组培苗的生长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广藿香都是组培苗,都是从一小块叶片组织开始培养起来。”罗定市百草源种养专业合作社总经理肖庆强告诉记者,作为龙湾南药产业链的基础——面积达6000平方米的南药种苗组培中心由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规划设计,建有植物组培室、GMP无菌操作车间、实验室、物联网监控室,配套三个大田育苗基地,以广藿香、金线莲、走马胎等种苗种植推广为主,年培育种苗达1000万株以上,以保障基地及周边农户种苗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组织的“魔法秀”

从叶片组织到种苗约需3-4月时间

“别小看这么一小块叶片,这一小块可以组培100多株种苗。”肖庆强告诉记者,组织培养是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他们通过提取植物器官或细胞、原生质体等,在无菌操作下、在人工条件下,就能培养出完整的广藿香种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从哪来?据肖庆强介绍,该合作社旗下的广东至纯南药科技有限公司借力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的组培技术,特邀带领中山大学药学院专家团队的中科院院士陈新滋进驻龙湾,从规划、育苗、种植、管理、加工、开发、品牌等环节为龙湾南药产业提供技术服务、管理和指导。于2018年,该企业建成了1300平方米的组培室和1000平方米的GMP无菌操作车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种苗组培中心旁的炼苗温室大棚内,工人们正在将组培苗移入一个个小盆内,进入了移栽阶段。记者放眼望去,大片的金线莲、走马胎、广藿香等植株在技术人员的管护下,长势喜人,生机勃勃。

“通过组培、移植到可以出售的种苗,约需3-4个月的时间。”肖庆强告诉记者,该组培中心当前已投入广藿香育苗100万株,今年计划组培育苗广藿香1000万株,预期收益可达500万元,比去年增长30%。目前,已销售藿香种苗50万株,已接下300万株藿香组培苗的订单。下一步将逐步加大组培藿香苗的投入,利用或增加育苗大棚,扩大组培育苗的产能,力求在2021年底达到千万株藿香苗的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培技术的“魔法”效应

南药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

“这是金线莲,有清热凉血、除湿解毒的功效;这是益智,这是南方红豆杉……”在龙湾镇大石村南药的科普园,镇党委书记梁英艺边走边随手托起叶子,给记者介绍园内各种南药的名称和功效,如数家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组培技术是未来农业工厂化育苗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组培苗从一株到一千万株,仅需要15名工人、一年时间,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 梁英艺说,组培技术是南药种业做大做强的强力保障,可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有效解决部分南药产种子少的难题,还利于高密度工厂化生产和自动化控制,能稳定地进行周年培养生产,同时保证植物不存在变异,维持原母本的一切遗传特征,确保了南药的质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组织培养、炼苗移栽,龙湾镇组培技术为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南药种苗,由农户种植采收,再由企业进行统一回收。”梁英艺说,2020年7月,龙湾镇完成南药产业链构建,建有大型南药组培中心、温室育苗大棚、配套五个育苗基地,南药加工厂、冷库仓储中心和云浮市首家镇级扶贫消费服务中心。从组培、基地种植、采收、初加工、代用茶加工,到销售平台搭建,龙湾南药基地全产业链全面投入使用,形成了产业链完整、质量全程可控的综合发展体系,实现了南药生产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硬核“芯片”的带动下,龙湾镇南药产业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梁英艺表示,龙湾镇与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山大学药学院等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研发以“茶、酒、汤”为主打的一系列南药产品,目前已研发“三金茶”“龙抬头”“龙湾一号”袋泡茶、桃金娘酿制饮品等产品。龙湾镇将发挥南药全产业链优势,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并与罗定制药、白云山中一药业、奇星药业、香雪制药等国内多家药厂及购货客商建立稳定的供求合作关系,完善“线上+线下”销售网络,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云浮融媒中心

记者:卢利文 植发炜 区伟东

责编:陆致彤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