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夜空静邃。厦门眼科中心住院病区一片安静。护士站的灯一直亮着,副护士长黄淑芳每隔半个小时就到36床巡视。

“36床的老刘(化名)患有头痛症,睡眠情况不是很好。担心他的身体情况,他住院期间,每晚我都巡得比较勤。”黄淑芳说。一晚,老刘的头痛症犯了,黄淑芳详细询问了老刘的感受和症状,为他量了生命征和血压。黄淑芳开始警惕,进一步询问症状,并立即把老刘的情况报告给值班医生,值班医生给予患者及时处理。

“病人的病情随时在变化,护士要24小时保持警惕。作为一名眼科护士,除了要熟知眼科技术,还要了解内科等相关医疗知识,平时也要多观察病人的神色表情,才能防患于未然。”黄淑芳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淑芳是中华儿慈会瞳爱救助中心合作医院——厦门眼科中心的副护士长,今年是她工作的第19个年头。从心怀梦想的小护士到斜视与小儿眼科住院部的副护士长,黄淑芳用爱守护患者的光明视界,用行动诠释南丁格尔的誓言。“我相信光明可以驱散黑暗,照亮人生。”

变魔术 讲故事

患儿口中身怀“绝技”的黄阿姨

“以前觉得当护士很轻松,推推车、打打针、发发药,一天就过去了。当自己真正开始当护士的时候,发现这份工作非常繁琐细致。”不知从何时起,腼腆内向的“黄姐姐”变成了唠叨的“黄阿姨”。对患儿的关爱,让她从梦中惊醒;对病人的叮嘱,她能一天重复四次。每个患儿喜欢什么她都知道;孩子成长的点滴,家长也愿意与她分享。

5岁的小雅(化名)从入院起就跟着“黄阿姨”,听她讲故事,跟她做检查。连进手术室,都是“黄阿姨”送她去的。在小雅眼里“黄阿姨”不仅很温柔,还会变魔术,经常变出她喜欢的布娃娃。出院之后,小雅还总是记挂着“黄阿姨”,甚至还为她画了一幅画。

“那幅画,我一直珍藏,舍不得丢掉。”说起患儿,黄淑芳满脸骄傲。“我很享受孩子们带给我的乐趣,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价值。”

好护士对患儿的影响,远不止住院期间的陪伴。来自漳浦的小安(化名)来医院做斜视手术时,还是年仅7岁的孩童,他是黄淑芳当护士后负责的第一个患儿。她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小安,伴他成长。十几年来,他们如亲人般相处。每逢年节,黄淑芳都会接到小安的祝福。小安也在黄淑芳的影响下,读了医学院。如今,小安已经大学毕业,与黄淑芳并肩走在从医的道路上,将“白衣天使”的责任与关爱继续传递下去。

愧疚不是好女儿

陪病人比陪家人多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黄淑芳的护士帽,带给她的不仅是“白衣天使”的荣耀,更是救死扶伤的责任。她每天心心念念的,除了患者,还是患者,在她看来,她陪病人的时间比陪家人还多。

有一次,正在忙碌的黄淑芳接到电话,“父母出车祸”的消息如晴天霹雳般,让一向稳重的黄淑芳内心陷入焦灼。一边是给自己生命的父母,一边是需要自己守护的患者,究竟该怎么办?

正在这时,患儿的啼哭声让黄淑芳回到病房,继续工作。“没有刻意选择,只是听见孩子哭,下意识的反应。”直到完成一天的工作,黄淑芳才飞奔到父母身边。如果说黄淑芳有什么遗憾,便是她对父母的歉意。自己和妹妹都是医务工作者,虽然住的离父母很近,但是忙于工作,一两个月才能回家看父母一次。对黄淑芳来说,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好好照顾自己。

一句心愿,道出了医务工作者的多少辛酸。世界有你,无言也暖。也正是有了”白衣天使“的奉献,才有我们的岁月安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是国际护士节,黄淑芳仍坚守在岗位上,悉心守护着她的“亲人”。她说,她收到的最好的礼物就是患者开心出院,而这也正是她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