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无“有无”,非真空非实有非真空妙有;道生“有无”,产生真空实有真空妙有三个相;无生虚有(真空妙有),形成宇宙场创造能量;虚有生实有,能量聚集形成粒子产生物质属性。这就是无中生有的过程。

老子曰:“道始于无,无中生有,有生万物。”宇宙分为三个相:无相(真空态)、真空妙有相(幻色态)、有相(物质态)。真空态是指空无一物的真空状态(宇宙真空);幻色态是指无形无体的虚幻状态(能量场);物质态是指实体结构的物质形态(自然物质)。真空如何创造物质?“无中生有”的科学原理是什么?下面将详细论述宇宙三个相的实质内容以及从无到有的演变规律。(相关阅读——自然奥秘之“有无”的真相)

1、无相——真空态

无,是指空无一物的绝对真空,即不存在。道始于无,宇宙诞生前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物质,是一种绝对的真空状态。

无和有是道的一体两面,两者同出于道、对立呈现。因为存在“无”所以产生“有”,因为呈现“有”从而反衬“无”。

真空态是道的本来面貌,物质态是宇宙的表面现象。宇宙是“有相”状态,宇宙诞生之前,道以“无相”状态存在。

太初无“有无”,道生“有无”,无中生有,有生万物。

2、真空妙有相——幻色态

真空妙有,是指似空非空似有非有,有色无实虚幻缥缈的状态。无生虚有(真空妙有)——宇宙场。

场是无生虚有过程中形成的“虚有机制”(自然创生物质的系统模式),它虚态无体缥缈无形,似有非有似空非空,是宇宙诞生所固有的自然机制。

宇宙场“振动”产生能量,能量本质是场的振动效应(宇宙场本自具足“振动”行为,振动模式创造了能量,形成所谓的能量场)。其次,宇宙场的振动模式存在规则性(系统规律性),它以不同方式振动产生不同形式的能量。第三,能量相互“扰动”(能量之间发生作用产生纠缠)就会凝聚为粒子。粒子实质是能量的“凝聚”(能量碰撞被束缚在一起凝成一团),分散在空间的能量凝成一团就显现为粒子状,由空间运动状态(能量分散在空间里具有运动特性)转为内禀性(能量被束缚为粒子,能量转化为粒子的内禀性),衍生自旋、质量、电性、磁性等物质属性。

3、有相——物质态

有,是指具有实体结构的实有物体,即客观存在。虚有生实有——自然物质。

自然物质是宇宙的实有构成,它呈现实体构造、具有多样的物理属性。

实有相是虚有创生过程衍生的新特性,实体物质是能量聚集的质变现象(虚无能量凝聚创造实体结构;无形成了有),物质属性是能量凝聚衍生的特性(分散空间的能量凝聚一团转化为粒子并衍生出相应物质属性)。

结语:无和有是道的两个不同面,从无角度看宇宙虚无不真实(物质不存在,一切皆是虚无),从有角度看宇宙中没有绝对的无(宇宙不存在绝对真空态)。因为无和有同出于道,相互对立、相互反衬,不能分割,所以宇宙中不存在绝对的有或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