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十三五”期间,海东市乐都区立足省情定位,彰显生态之最,组织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修复工程,高峡长河掩映在草木葱茏间,城市农村被绿意盎然衬托着,绿色已成为这个城市最为亮丽的底色。

据了解,五年来,乐都区持之以恒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共落实林业建设投入8.93亿元,其中中央、省林业建设投入6.71亿元,市、区级林业建设投入1.92亿元,筹集林业建设社会资金0.3亿元;相继实施天保、三北防护林、公益林建设等项目,累计营造林89.62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7.41万亩、封山育林22.71万亩、森林经营19.5万亩。先后组织了8次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累计参与人数80万人(次),栽植各类苗木472.58万株,森林覆盖率由2015年末的32%提高到目前的43.53%,增加了11.53个百分点;累计人工种草76.27万亩,2020年荒山荒坡治理种草1万亩;大地湾湿地公园、西沙沟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全面完工,城市重点生态工程开工建设,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659.8万平方米,绿地面积达549.72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73%,较2016年增长12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87平方米。

同时,乐都区还坚持最严格的生态资源保护制度,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国家公益林管护面积达177.84万亩。聘用1605名护林员加强了天然林和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力度;开展了濒危动植物和古树名木的拯救与保护,强化了野生动物疫情监测和重点时期野外监测巡护,野生动物数量逐年增加;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强化林地保护底线意识,开具林木采伐许可证206份,采伐蓄积量为8990立方米。

此外,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林草产业发展思路,乐都区已累计建成各类绿色产业基地3.2万亩,其中沙棘基地1.8万亩、大果樱桃基地1.2万亩、特色杂果林2000亩。涉林企业发展迅猛,各类林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755家,建成千万元以上规模企业1家,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7家,县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生态旅游总人数接近42.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6.8万元,林业产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20年达到3.2亿元,是2015年的9.3倍,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纯收入快速增加。

下一步,乐都区将着力构建“1234”生态新格局,“1心”即城市核心区,“2山”即祁连山、拉脊山,“3水”即湟水河、引胜河、瞿昙河,“4峡”即大峡、老鸦峡、盛家峡、仓家峡,力争早日将“十四五”的“规划图”“路线图”变成“施工图”“实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