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封面新闻

重庆高速公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高速公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封面新闻记者

5月13日,一则“重庆高速公路即将于2021年5月20日凌晨划归交警管辖”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内流传。封面新闻记者经过多方打听,确认消息属实:重庆市境内3400公里的高速公路交通执法权限,由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划归重庆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这也标志着全国“独一份”的高速公路执法方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微信朋友圈流传的提示信息

重庆高速公路执法模式 全国独一无二

封面新闻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重庆高速公路执法的独特性源于1994年。彼时,重庆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前,重庆市6个职能部门组成一个课题组,研究高速公路管理体制。后来方案经过协商,并报四川省政府审批决定,高速公路上的“治安”管理归属公安机关,交通部门统一负责稽征、路政、运政和“交通安全”管理。这最后一项交通安全管理的归属,决定了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重庆模式”。

随着重庆高速公路建设发展,从1994年跨越27年到现在,重庆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从无到有,目前超过了3400公里。尽管重庆境内高速公路的执法主体,名称发生过些许变化,但执法权限,则一直掌握在交通部门手里。

1998年和2001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和市政府分别通过相关决定,明文“确立了重庆模式”。

据其他媒体报道,关于重庆高速公路的执法权问题,曾引起过多次争论。特别是涉及交通安全事故时,到底是由交通部门来认定,还是由公安部门来认定,是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辩论。

重庆高速公路行政执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高速公路行政执法

2016年,一起高速公路上的安全事故,让当事人朱某对交通部门的执法,以及出具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提出异议,并将当时的重庆高速公路行政执法总队告上法庭。虽然最终法院驳回了朱某的起诉,维护了交通部门的执法权,但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到底谁管的争论并没有停歇。

2018年,跟随国家交通事业管理体制变化的步伐,重庆市交通委员会更名为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依然作为其下属“参公”的事业单位保留。而总队又下辖5个高速公路支队,对重庆市境内高速公路的道路交通安全具有管辖权,也就是说,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超速、乱占道、发生车祸等各类交通违法,均由这5个支队划片管理。

今年2月,重庆市交通局公布2021年部门预算情况说明中明确指出,重庆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在2021年的预算支出为74274.6万元,比去年增加1456.67万元,主要是因为增加了机构和人员,用于保障在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及社会保险缴费、离休人员离休费、退休人员补助等。

但预算如何执行,是否会随着本次管理权变化而更改,尚不得而知。

重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下辖5个高速公路执法支队 图片来源于上游新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下辖5个高速公路执法支队 图片来源于上游新闻

580名高速公路执法人员换装在即

一位高速公路执法人员介绍说,5个高速公路执法支队中将有580名队员换装成为重庆交巡警,负责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执法,剩余执法人员的工作职责变更为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以及客货运行业监督等,“基本上都在一起办公,只是制服不一样了”,该执法人员表示。

封面新闻记者从重庆市交巡警总队获悉,他们确认了即将接手高速公路执法权的信息,但并没有就下一步如何设置机构、如何管理作出说明。

不过,2010年,重庆市内环高速路变更为内环快速路,管理体制就由交通部门划给公安部门。随即,重庆市交巡警总队成立了城市快速道路支队管辖内环快速路。同时,比照其他省市的管理体制,高速公路均由当地交警成立高速公路支队进行执法管理。因此,重庆交巡警大概率也要组建自己的高速公路支队。

而重庆市编办给重庆市交巡警总队的机构编制名额为警察650人,辅警650人。580名高速公路执法人员全部换装到岗,人员仍有相当部分的缺口。

G93高速沙坪坝收费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93高速沙坪坝收费站

目前,朋友圈流传的信息显示,“在高速路上有违章情况的,请及时在‘重庆交通执法总队’微信号上查询并处理。”由于涉及部门都没有出台处理意见,不少高速公路执法人员均表示,“最好是尽快处理违法行为,避免给以后上路带来麻烦。”

同时,前述高速公路执法人员表示,“高速公路安全交给公安管,我们管回交通,长远来说,对老百姓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