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常宁和李盈莹的差别,虽与实力无关,但逃不过球迷的眼睛

本来是国家队好姐妹的张常宁李盈莹,在部分人嘴里竟然成为了势同水火的“敌人”。从而导致两名球员被对方球迷长期被恶意攻击、谩骂。至于原形成这种局面因双方球迷各执一词,但都说自己是被动的正当防卫。其实到底是谁在说谎,看看2017年之前有没有人攻击张常宁便可真相大白,根本无需多言。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在两个人的支持率上,还是越来越多的球迷开始李盈莹倾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常宁和李盈莹的实力对比

张常宁和李盈莹到底谁的实力更强,一直以来都是双方球迷争论的焦点。但至今也没有争辩出一个结果。究其原因一是两人实力相当,二是两人从技术风格到战术作用完全不同,基本没有可比性。故此,只能在单场次分出表现优劣,而并不能在一段时期里比出实力高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盈莹超越张常宁将是必然的结果。这是事物的发展规律,任何人都改变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常宁和李盈莹在国家队的作用对比

目前在国家队中张常宁是主力,李盈莹是替补,张常宁的球迷便以此为根据在炫耀张常宁主力身份的同时贬低李盈莹在国家队的作用。其实这只是一种口不对心的谎言。在国家队中,张常宁和李盈莹的作用就像是朱婷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张常宁像是右臂,使用时间长而形成了习惯,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张常宁搭档朱婷首发。而李盈莹则是左臂,看上去作用不太自如,作用也没有右臂大,但一出手不仅是技惊四座,而且令对手防不胜防,所以李盈莹经常是后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常宁和李盈莹的差别

既然张常宁和李盈莹从实力到在国家队的作用都难分伯仲,那为何支持李盈莹的呼声会越来越高呢?李盈莹又是哪一点越来越受到球迷认可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从张常宁和李盈莹的差别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类型差别

张常宁和李盈莹虽然都是主攻手,但从技术类型上完全不同。张常宁属于全面型攻手,而李盈莹则属于强力型攻手。全面型攻手强调的是扣发拦垫传各个技术环节实力平均,没有特别突出的强项,也没明显不足。而强力型攻手虽然在诸多技术环节都比不上全面型攻手,但在进攻环节技术特别突出,需要下分的时候能够责无旁贷地挺身而出。之前李盈莹支持率较低是因为李盈莹虽然强攻能力突出,但技术短板也十分明显,随着李盈莹补齐短板,支持率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个人能力差别

在个人能力方面,张常宁的技术类型导致其个人能力的施展需要队友的支持和帮助才能最大化,一旦失去了这些支持,单凭张常宁的个人能力很难有所作为,这就是所谓的体系型球员。这一点无论是在地方队还是在国家队都可以得到证实。而这样的场面我们经常在比赛中可以看到,只要身边的队友发挥失常,便会造成张常宁的碌碌无为。而如果队友都有超常发挥,那张常宁则会更加耀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盈莹和张常宁完全不同,她属于个人能力型球员,受队友状态影响较小,哪怕全队都处于低迷状态,她自己也有摧城拔寨能力。换而言之就是李盈莹有能力带领一支实力不强或者状态低迷的球队转败为胜,而张常宁却不行,她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达不到雪中送炭作用。这一点才是两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同时也是郎平经常用李盈莹换下张常宁的原因所在。球迷通过比赛也越来越清楚这一点,所以支持李盈莹的球迷越来越多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