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济南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印发实施。《方案》提出,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以下简称“起步区”)打造成全国首个节水型导向的国家新区。13日上午,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方案》进行解读。

在目标设置和描述上,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并结合济南实际,《方案》设计了20项具体指标,并按照“三年见效,五年建成”要求,提出了“四个一”:建设一张安全完备的水保障网,构建一套健全有效的节水制度体系,培育一套完善高效的市场调节机制,形成一种节约集约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谋划了590亿元的项目库,建立政府投入、社会资本投资、银行融资、企业自筹等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融资机制。

据悉,起步区将全面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地,以水定人”,把节约集约用水内植于城市发展基因之中,全面探索节水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系统推进全域、全产、全程、全民深度节水,重点从水安全、水生态、水利用、水文化四个方面,打造全国节水典范城市的引领示范样板。

在水安全方面,起步区将秉承“留住水就是最大的节水”理念,确立了“防、疏、蓄、排”的整体策略,打造安全韧性的水安全防护体系,形成河网行洪、有效滞蓄的防洪安全格局。根据规划,起步区在发挥好防洪除涝河道的基础上,规划了9处、总面积约23平方公里的蓄滞空间,蓄滞容积将达2700万立方米。

水生态方面,起步区将以黄河为生态脊梁,加快形成黄河水“先观后用”,再生水、雨水有机衔接的完整水生态系统,打造以水养城、以水美城、以水润城、以水活城的美丽景象。

在水利用方面,起步区将坚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优水优用、适水发展”的建设思路,依据水资源总量确定新区人口规模、产业类型、水效标准和社会水管理,严格用水效率准入,全面推进再生水尽用优用和海绵城市建设,打造节水智能体,力争年节水能力达到4000万立方米以上,重点控制区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00%。在水文化方面,起步区将结合起步区水系特点,充分发挥滨河、滨水优势,着力打造“一河一特色、一水一景观”的主题效果,建设魅力独特、植被迥异、文化浓郁的特色水景。

起步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下一步,将按照“节水源、保水系、防水患、稳水量、美水景”的工作思路,做好水文章,讲好水故事,全力推动节水典范引领示范区建设,努力让起步区天更蓝、水更清、风景更美好。(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健 报道)

责编:马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