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挨训的镜头:

“说,你说今天你到底说不说?”刚从外面回来就听到隔壁大刘又在训儿子。无论大刘怎么吼,怎么叫,儿子就像受气的童养媳,低着头垂着手,两只胳膊下意识的向身体缩了又缩,随时准备着承受外界的抽打。

孩子长期挨训的结果:

大刘儿子小学四年级,以前在幼儿园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现在却变成了闷葫芦。

“你今天不说是吧,叫你不说,叫你不说,叫你不说…”随着劈哩啪啦的一阵响动,顿时传来孩子大哭的声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爸爸刚刚打过,妈妈又接着唠叨开了:“你到底是咋回事?今天你爸打你,亏你了吗?问你啥你都跟鳖一样,什么都不说,真不知道你整天脑子里想的啥?”

说实话,有些父母真的不知道孩子心里究竟想的啥,因为平时孩子稍不如意,轻则训斥,重则动手,根本不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孩子心里憋闷、委屈,久而久之孩子就变得谨小慎微沉默寡言了。

训孩子惯用的方式:

据观察,大多数父母训孩子总是演双簧,爸爸训,妈妈说,爸爸打,妈妈帮腔跟着骂。面对強势的父母,作为弱势群体的孩子,除了沉默、忍受或者哭,根本就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

这里我想提醒动不动就对孩子发火的父母们:在对孩子发怒之前先停3秒钟,请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这样做,孩子怎敢说?

看到孩子做了违背常规或与父母意愿相悖的事情,许多父母总是顿时火冒三丈,对孩子大吼大叫。岂不知你的一声大吼,往往孩子就吓破了胆,孩子顿时就会感到惊慌失措起来。孩子的情绪处于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你让孩子说孩子能说出来吗?孩子没说你都大吼,假如孩子说错了话,那后果将会怎样呢?

别以为训孩子自己心里就舒服,其实看到孩子闷头憋着不说话,大人是越看越来气。火气往往像气球,气窝的越多越膨胀,当膨胀到一定程度的后果当然就是爆炸。

同理,父母训孩子也是如此。如果在对孩子发怒之前先停3秒钟,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或许就会发生截然不同的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慧奶奶这样做:

有一次周末的上午,生病刚好的我打扫好卫生感觉很累,就想休息一下。我倒了一杯开水正准备坐下来,突然想到冰箱里的菜不多了,于是就赶紧去超市买。心想等买菜回来一边休息一边看会儿电视再做午饭岂不更好!

买菜回来刚到家,眼前的一幕让我怒火中烧。刚刚擦好的地板上淋得到处都是水,还有许许多多的碎纸片也躺在水窝的地板上。那一刻,我心中的怒火腾地一下就窜起来了。就在准备发火的一瞬间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于是我就来个紧急刹车停住了。

平时,我最反对儿子不分青红皂白对宝宝大吼大叫,我为什么也犯同样的错误?想到此,我赶紧深深呼吸一口气快速平息心中的怒火。停了几秒钟感觉平心静气了,我就走过去问宝宝:“宝宝,你为什么把那么多水和纸片倒到地板上?”宝宝把头一低没说话。我继续说:“你告诉奶奶为什么,奶奶不训你。”听我这么一说,宝宝抬起了头来唯唯诺诺地说:“奶奶,我错了。”宝宝承认错误的话刚出口,我就接过话题说:“奶奶不是认为你错了让你承认错误,奶奶是想知道你为什么这么做。”宝宝看了看我道:“其实,我不是故意的,我是为做手工准备的。不过,奶奶放心吧,等我泡好后马上就把这一片地面弄干净。”听大宝宝这么一说,我才发现桌子上还有一个泡满纸片的塑料盒,由于盒里太满,水和碎纸片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下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宝宝这么一解释我的怒火已经消失了大半,接着又问宝宝:“你做什么要泡这些纸片呀?”宝宝清了清嗓子接着说:“老师上课的时候说了,把废纸片泡在水里可以废物利用。我就按照老师说的把纸片泡一段时间,泡好后我准备捏一个小动物放在你的电脑桌子上。我本来想给你一个惊喜让你开心的,想不到我没泡好你就回来了。”听了大宝宝的话,我顿时打心眼里很感动,于是摸了摸宝宝的头,夸奖宝宝是乐于动手动脑的好孩子。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有些时候面对孩子的淘气,大人如果别太冲动,或者能克制住情绪不发火,如果家长能心平气和地问一问,便会发现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联系删除)

原创作品,未经本人授权任何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