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公安部门立功,文物部门可能还不知道钱镠墓被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网传“位于杭州市临安区市中心的钱镠墓于2020年被盗”,网友质疑“这个事情居然大动静都没有,结案也不公布细节”,引发舆论关注。

5月12日下午5时,钱镠墓盗掘案件情况通报会在杭州举行。“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全部到位”、“该墓被盗文物175件已全部追回”等关键信息,得以披露。

根据通报,2020年3月,杭州市警方在工作中发现一条重大线索,由此截获一起倒卖文物案,查获金玉腰带、古剑等一批珍贵文物。该批文物系从钱镠墓盗掘所得,被全部追缴。钱镠墓被盗是警方破案后才发现。接到公安部门上报后,杭州市临安区向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作了汇报。

新华每日电讯:“守陵人”难辞其咎

盗墓贼固然可恨,“守陵人”也难辞其咎,更应反思。一者,古墓地处繁华闹市,与区政府一墙之隔,而且有专设的公园管理所“蹲守”保护,但国保单位遭打洞开掘,175件文物被“蚂蚁搬家”,可谓匪夷所思。二者,文物被盗后近一年方晓,若不是有案件牵出,盗墓贼们或还在眼皮底下继续“摸金”。三者,当地近些年巨资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目前仍在封闭施工,但哪怕再高阶的“公园”外表,也不能折损了“遗址”这个内核。

澎湃新闻:信息披露可更主动些

从2019年5月钱镠墓被盗,到2020年5月盗掘嫌疑人被抓,到此次通报会举行,其间经历了两年时间。在这个时间跨度中,绝大多数公众对此案一无所知,也给传言留下了滋生的空间。人们不禁要问一句:如果不是此次有网文爆料,不是媒体按图索骥追问,不是舆论关注,这场通报会是不是还要再等一等?如果相关部门更多点主动意识,将必要的保密工作和信息公开兼顾得更好,这些天舆论场上的沸沸扬扬,本都可以不存在。当前,公众整体的文保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保护文物古迹成为社会共识,这是可贵的进步。有关方面应当以更积极的姿态,回应这种民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京报:不能重建设而轻保护

当地在打造“吴越国王陵考古遗址公园”的过程中,是否存在重建设而轻保护的倾向?而对于被盗一事讳莫如深,一个重要动机,是否就是担心影响到遗址公园这个项目的落地?虽然“摸金校尉”们干的是“见不得光”的活,但文物保护理应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事。古墓“暗地里”被盗,事后的应对和责任划定,不能不明不白。

极目新闻:通报之后仍有疑问待解

2016年,北京十三陵思陵发生一对石烛台(蜡扦)被盗案。视频监控在石烛台被盗前就已失效停用,形同虚设。被盗后两个月才发现,而且不报告,也不报案。原因是担心影响“5A被摘牌”等风险。直到一年后网友议论此事,相关方面才通报情况。钱镠墓被盗,是否存在类似情形?盗掘者是如何得手的?防范措施为何失灵?文物安全管理和制度措施是否存在漏洞和隐患?这都是个问号。虽然文物已追回,如何做好文物保管和安全防护工作,仍是个课题。

《财经》:发生在杭州不可思议

这个案件还让公众耿耿不平的是,如此不可思议的案件怎么能发生在杭州呢?杭州近些年经济发展很快,特别是高科技产业为全球瞩目,其政府的财力和管理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她是中国“智慧型城市”建设的标杆,其网格化管理、大数据共享等诸方面为其他城市所羡慕、学习。如果说连杭州都没有足够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对珍贵文物进行保护,连杭州都没有足够的技术手段来防止珍贵文物被盗,那么欠发达地区怎么办?

来源:综合

编辑:梁冰

统筹: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