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蒙古势力,对其威胁最大的就是帖木儿帝国(西部)和北部的蒙古本部势力。对于蒙古北部势力,朱棣采用了“六征”(其中五次亲征)进行打击。因为明朝西部的帖木儿帝国的国际影响力更大,由此,朱棣希望采取联合各国抑制帖木儿帝国的扩张。

当然,这只是郑和下西洋前两次的主要目的。

容小觑的蒙古势力

帖木儿在位期间(1370—1405年)不但对同属蒙古帝国的伊尔汗国、钦察汗国发动进攻,而且在1380年攻占了伊朗、阿富汗;1393年占领了南高加索;1398年入侵印度占领了德里(其后撤军);1402年与当时风头正劲,吞并了东南欧的巴尔干地区,战败德国、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多国联军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激战,最终生擒奥斯曼帝国的苏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蒙元的各种势力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极为强大,在东北、西南也具有较为强大的影响力,明朝处于被半包围的状态,整个陆路被切断了。而东部以及东南沿海则没有实力强大的敌人。

郑和下西洋的五大原因

针对帖木儿帝国之外,下西洋前两次的目的还有针对越南北部的交趾地区作战目的、反明海上势力,之后的四次下西洋还有其他目的。总的来说,可以说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战略目的。

第一,向各国展示实力,警示各国勿与建文帝余部、蒙元合作。明初的海军非常强大,当时整个欧洲的战船合起来都不如明朝海军的实力。永乐时期拥有大约2000多艘可以用于战争的各类船只,具备投入数万乃至十几万军队攻伐的实力。因此,向这些国家展示海军的实力,显然是想让各国看到明帝国的强大,警告各国不要与明帝国的敌人为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与各国交好,给予其更大的好处,使之不与建文帝余部、蒙元合作。用现代词汇表示就是“花钱买和平”。你要什么?我给你。他进贡一分钱,我们还他一块钱。由此,我们才会看到每次郑和返航都会有一些国王、王子随船前来入贡,最后扎根于中国。你既然全都有了,打仗的冲动自然就少了。

第三,与其他国家合作共抗蒙元。永乐帝拨给郑和的将近三万精锐之师,对付海盗绰绰有余。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完全是为战争准备的。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属于这种目的。永乐二年(1404年)实力强大的帖木儿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攻打明朝,一路南下攻打印度北部。

战争刚刚打响,明帝国就迅速做出反应。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便来到印度南部,在印度南部徘徊很久之后才继续南下。这就涉及从西南部出击攻打蒙古,策应印度对抗蒙元的问题。因为从陆路进入印度北部与蒙元对抗所需的时间、成本并不比海路少。

从军事角度看,如果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对其心理震慑显然更大。陆路进兵被敌人侦察得知的可能性很高,而海路的不确定性则增加了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当时蒙古军队攻占了印度北部之后,并没有长期驻守。郑和在印度南部的行动,相对起到了阻吓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元朝被明打败之后,由蒙古建立的统一秩序被打破,亟需一个国家替代蒙古在亚洲的地位,再加上明成祖朱棣要体现其即位的正当性等因素,明亟须展开公关活动。

第五,配合陆路军事行动。例如,永乐初年,安南进攻老挝、广西和云南等地,永乐三年,朱棣开始进行战争准备,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于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命令成国公朱能、西平侯沐成、新城侯张辅等率军攻击安南。

可巧的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其船队就曾经在永乐四年正月到六月在越南海域徘徊。结果呢,安南的南方军队一直未敢撤兵。

郑和率军进入占城后,安南更是提心吊胆,南部军队一直严密监视郑和的军队。可以说郑和的船队对于明政府仅用了九个月就活捉了安南伪国王、伪太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棣雄才大略,为重塑国际秩序命郑和下西洋第六,防止海盗势力与倭寇合流。郑和的目的之一是剿杀陈祖义海盗集团,并于首次下西洋就达到了这一目的。

这个多达五千余人的海上武装集团曾令各国头疼,但在郑和的船队面前不堪一击:烧毁战船十艘,俘获战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匪首三人并带回京城杀了头。这样,既消灭了海盗,又震慑了倭寇,还在南洋各国赢得了威望。

基于上述六大原因,才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