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蔚,宁波余姚低塘街道新乡贤,现居上海。今年45岁的他,是一位文化传播者,上海博物馆特约金牌讲解员、上海博物馆大英百物展讲解词编写者,曾参与撰写《瓷路》《楚国800年》等央视纪录片的文案,长期为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交通大学旅游系做外讲工作。

为了满足85岁老父亲的心愿,五一期间,严蔚揣着父亲手绘的地图,回到余姚低塘寻根。

在严氏宗祠祠堂,他心潮澎湃,直接跪在地上,拜谒了余姚四大先贤严子陵先生像。这一跪,叩响了一个漂泊经年的赤子之心;这一跪,衔上了一个中国人最朴素、最深沉的根脉之情……近日,当记者电话连线严蔚时,他依然难掩激动。

从未回过家乡的他,

在长辈的描述中勾画家乡的模样

严蔚告诉记者,他家是从爷爷这一代离开祖籍地余姚的。

爷爷出生于1891年,年轻时曾去日本留学,回来后进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做金库管理员。严蔚的父亲曾参与新中国第一代驱护舰艇的建造,后来从上海港务局退休。严蔚是家中独子,从复旦大学经济管理专业毕业后,做起了自己喜欢的文化和历史培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蔚近照。受访者供图

严蔚对文化的热爱与家风的传承不无关系。虽然爷爷在严蔚4岁时就去世了,但精通英文和日文的爷爷,留下的百科全书、词典等书籍,成了严蔚成长道路上的精神食粮。

得知自家是余姚四大先贤严子陵的后裔,严蔚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不过,出生在上海的严蔚从未到过余姚。

他对故乡的印象都来自于奶奶、父亲日常的回忆。他常常听奶奶说起,院子里有口盛放雨水的大水缸,小时候他爸爸经常爬上爬下,还不小心掉进过大水缸。还有祠堂搞庆典时,大家都争着抢扣肉吃……一个大家族的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的烟火气息,让严蔚对故乡产生了无限向往。

深情一跪,
“无论走多远,根脉在故乡”

21年前,父亲曾回到过余姚祭祖。转眼21年过去,父亲年岁越大,对故乡思念越深。而严蔚也一直盼望着能到故乡看看,于是,便有了这趟寻根之旅。

临出发前,身体抱恙未能成行的老父亲,用铅笔手绘了一张地图,凭着记忆,画出了以前老房子的位置,就连周边的湖泊、小路,院子的客厅、卧室、厨房、储藏室、菜园等等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蔚父亲的手绘地图。受访者供图

5月2日,严蔚带着5个学生和他们的家人,一行18人来到余姚低塘,受到了余姚低塘街道的热情接待。

在这里,严蔚翻阅了族谱,参观了严景耀故居,去了姆湖村寻找祖宅,找到了很多当年的老邻居,老邻居们讲述了当年爷爷家在这里生活的许多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蔚和家乡老邻居们拉家常。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在黄清堰的严氏宗祠,严蔚拜谒了子陵像。面对先祖,严蔚直接跪在了地上。低塘街道工作人员黄佳娜在朋友圈这样感慨:“严老师的深情一跪让人动容。无论走多远,根脉在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严氏宗祠,严蔚深情跪拜谒子陵先生。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回到上海后,严蔚把故乡的变化告诉父亲,老人连连感叹:“变化太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蔚与家乡低塘街道的工作人员、父辈的老邻居合影留念。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谈及此行的收获时,严蔚告诉记者:“科学、文明、爱国、进步,这一理想始终扎根在我们祖孙三代人心里,并为之努力奋斗,这与子陵先生的家训一脉相承,让我受教颇深。我们期待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也盼望着近期再次回到家乡,品味乡情。”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马涌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