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常飞老师

这里不仅有乡土味

微信公众号:乡土宁海

作者:苏礼巧

老师坐在上面。时隔三十年之久,再次听他讲课。不同的是,那时我是一个小女孩,他是年轻的未婚的小伙子。

我并不乖,总是跟同学打架。一打架就有同学去寝室叫鲍老师,寝室就在教室那排楼的后面。鲍老师正午休,被同学们叫醒有些恼,过来捉我。我是那么小,鲍老师一把把我提起,可灵活如我,我一把抓住教室门的司別灵锁盒,他便是提着我却拖不走我。鲍老师更恼了。但至于之后对我做了什么处置,我却忘了。

鲍老师那时可瘦,肚子薄薄的,脸色略有些苍白,但是帅气。女生们私底下叫鲍老师不叫鲍老师,而称猫老师,猫老师怎么怎么的。鲍与猫有什么关系呢?似乎什么关系都没有,但猫、猫、猫地叫,软绵绵的发音里尽是温柔与喜爱。有好事的女生还跑去告状,鲍老师,她们叫你猫老师。鲍老师问,为什么叫我猫老师?告状的女生就跑了。

鲍老师教语文,我的语文学得好,我就当了课代表。这给了我营私舞弊的绝佳机会。交作业本,我数全班人数减去1就可以了。那1便是我。鲍老师居然没发现,他对我太信任了。很多次以后同学们发现了,把我给告了。东窗事发的那种感觉真是天塌下来了一样。但鲍老师应该没有怎么处罚我,倘若重罚过,我一定记得呀。

记得最牢的是,“春天在哪里”。不知是不是春天,鲍老师教我们合唱队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鲍老师坐在风琴前面,上半身挺得直直的,两只脚踩着踏板,左脚上来右脚下去,右脚上来左脚下去。配合得就像两脚不共戴天似的。鲍老师也跟我们一起唱,他垂着眼睑看琴键,不时扫一眼我们,喉结一动一动。

艳站在我们所有人面前,两手在空中爬着给我们指挥。但我们并不看她手上的节拍。她穿着蓝绿色的马海毛毛衣,散发着正在发育的气息。“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鹏。”这句之后歌曲嘎然而止。艳也就慌慌张张跑回队伍。

鲍老师有一天突然搞来一个话筒,叫同学来叫我。歌声与微笑会唱吗?会啊!那唱。他叫我对着话筒唱。“请把你的歌带回我的家……”我一出声便吓了一跳,那么重,那么亮,好像歌声是话筒唱的,而不是我。歌声从话筒传出又传进我的耳朵,听着很是陌生。“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天涯海角……”我接着唱,把歌声告诉话筒。话筒再告诉别人。果然,唱完,办公室的窗户上挤满了同学们的脑袋。这极大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在咀嚼回味,总是哼起:明天明天这歌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十年后,鲍老师坐在台上。他讲他的学校及校本课程。我听着,看着,期间联系处理朋友妈妈骨折的事情,又接学校几个电话。鲍老师一边讲一边摁去不时振动的手机。鲍老师不再是从前纤薄的鲍老师,一如我不再是当年那个抓住锁盒不松手的小孩。于是有一首歌带着轻轻的伤感盘旋着落进心里:

太阳下去明早依旧爬上来

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地开

美丽小鸟一去无影踪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 作者:苏礼巧

□ 排版:水东居士

□ 审核:葛劲松

□ 宁海县乡土文化俱乐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