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布,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达到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13.50%。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老年人口质量不断提高等特点。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在面临挑战的同时,我们试着探索“银龄一族”的机遇蓝海。

老年人口规模大,探索经济消费蓝海。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全国31个省份中,有16个省份的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了500万人,其中,有6个省份的老年人口超过了1000万人。老年人口规模大必然会促进“银龄经济”的发展,针对老年人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新消费领域的巨大蓝海,服务“夕阳”人群的银龄产业不仅能迎来“朝阳时刻”,还将有利于推动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老龄化进程加快,探索公共服务蓝海。2010年-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对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提供了新的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把应对人口老龄化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进行统筹谋划、系统施策。 这就要求全社会积极探索能满足当代老年人需求的公共服务,努力形成政府、企业、市民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城乡智慧养老良好局面。

老年人口质量提高,探索人力资源蓝海。“七人普”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中,拥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万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万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为13.90%,比10年前提高了4.98个百分点;在60岁及以上人口中,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55.83%,具有知识、经验、技能优势的低龄老年人大多身体状况良好,有继续发挥余热和作用的潜能。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年人口也将成为一笔丰厚的人力资源财富,用好这笔财富,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我国人口结构化矛盾和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人口普查的意义在于对数据进行认真研究,开展深度分析,为科学制定政策提供信息支撑。未来,如何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政策应对人口老龄化,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