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狮子是当今地球上最强大的猫科动物之一,与老虎一样,它们雄踞非洲和亚洲,成为地球上的百兽之王。其中老虎仅分布在亚洲,而狮子的分布则更加广泛,有亚洲狮和非洲狮。那么欧洲和美洲为什么没有狮子呢?事实上,在远古时期,欧洲和美洲也是狮子的分布区域,并且远比现代狮子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虎

它们就是欧洲洞狮和美洲拟狮,那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先来看一下对比。

一、体型对比:当今狮子中,一头成年雄狮身长约2米,肩高1.2米;体重在150到240公斤左右。而洞狮的身高体长数据与现代非洲狮子差不多,但是体重在270公斤到350公斤左右。而美洲拟狮则大的多,最大体长 3米,尾长 1.5米,肩高 1.4米;体重更是平均达到350公斤,最大可达470公斤,是真正的猫科动物之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鬃狮

二、外观对比:现代非洲狮子是有鬃狮,脖颈甚至腹部都有浓密的鬃毛,身体有较多的赘肉。而洞狮和美洲拟狮则属于无鬃狮,身材壮硕,肌肉占比很高。

三、生活习性对比:洞狮和美洲拟狮都是独居动物。而非洲狮子大多是群居动物,唯一的例外就是巴巴里狮,巴巴里狮是北非的狮子,接近欧洲,属于独居狮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代狮

了解完这些数据对比,我们对它们有了初步的了解,我们再来看一下它们的进化历史。从传承上来说,无论是现代有鬃狮,还是远古无鬃狮,都拥有相同的祖先,那就是原始狮子,也叫做沙氏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狮子的演化历史

一、地球史上第一个大型狮子,7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化石狮。

狮子的演化历史十分久远,在史前270万年,最早的狮子叫做沙氏狮,它随后演化出了有鬃狮和无鬃狮两个物种,当时它们的生活地区基本被限制在非洲地区,直到史前70万年左右,化石狮的出现,让狮子有了突破地域障碍的能力,化石狮也叫做原始狮,它们的体型远超现代狮,并且在持续的进化中,这一特异化的能力得到了加强,个体实力的强大使得化石狮与现代狮有更大的狩猎和行动能力,它们更加善于远距离迁徙。这一点可以参考北非现代狮的巴巴里狮,巴巴里狮就是独居狮子,所以在最偏远的北非地带可以很好地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石狮

二、狮子的迁徙,大约35万年前,化石狮跨越北非,向亚洲迁徙,形成杨氏虎。

狮子的第一次跨洲际迁徙是约35万年前,化石狮一路向北然后向东进入东亚和东南亚,在我国境内发现的化石资料证明了它们的存在,被命名为杨氏虎。杨氏虎来到亚洲后,和本土猛兽老虎之间展开了竞争。不过,杨氏虎与现代狮虎的体型相差不大,与此同时,现代狮子也同步迁徙到亚洲地区,亚洲地区同时出现了三种猛兽:杨氏虎、现代狮、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氏虎

三、狮子的迁徙,大约30万年前,化石狮子跨越北非,向欧洲迁徙,形成洞狮。

化石狮在大约30万年前迁徙到欧洲,它们迅速扩散到了欧洲大部分地区,当时的欧洲气候寒冷,从英国到西伯利亚,草原一片无际,猛犸象等食草动物资源十分丰富,为了追逐更大的猎物,欧洲洞狮保持了较大的体型,并且采用穴居来保持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洞狮

四、地球猫科巅峰之作,美洲拟狮的出现。

在欧洲洞狮追逐猎物迁徙的过程中,它们为了长距离奔跑,四肢变得更加修长,体重也逐渐增大,洞狮一路追逐猎物,跨越白令大陆桥到达美洲,此后开始了独立演化的进程,形成了体重可达450公斤的美洲拟狮。美洲拟狮之所以这么大是有原因的,美洲大陆猛兽云集,剑齿虎群、巨型短面熊都不是好对付的角色,单枪匹马行动的洞狮很难应对,只有较大的个体才得以延续,基因选择之下,最终留下的都是大个体的狮子,形成了独立美洲拟狮种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洲拟狮和剑齿虎

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是古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在当时狮子几乎站在了亚非欧三大洲的食物链顶端,直到一万多年前冰河时期消失和人类的崛起共同导致无鬃狮的灭绝,一方面草原逐渐减少,森林不适合无鬃狮生存,另一方面,猛犸象和大型欧洲野马等猎物的消失,使得这些大型狮子失去了食物来源。冰河时期结束后,草原减少和森林的扩大,让老虎迎来了扩张的好时机,它们迅速扩展到了亚洲各地,而无鬃狮全部灭绝,只有少量的现代有鬃狮生活在亚洲地区,而欧洲和美洲此后就没有狮子生存了。

从狮虎的分布和实力上来说,狮子的分布更加广泛,而无鬃狮的主要对手是更加特异化的坚持画群,对比老虎来说,实力是绝对碾压的,现代老虎和狮子应该属于同级别的对手,两者势均力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