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0天,就是阳山县太平镇田庄村西洋菜种植基地首获丰收的日子。“根据经验,如今一亩地的净收益,将是传统种植水稻收益的5倍!”基地负责人郑炳其计日以待时节。他笑着说,村里党员牵头将以往无人耕作的闲置地,开垦为葱郁蔓延的50余亩良田。

这是田庄村通过党建引领,为乡村振兴“铸魂”的缩影。作为广州市黄埔区云埔街道办驻田庄村第一书记,何智文观察到:“经过近年的治理、发展,村里的孩子们多了,家长们乐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出来了。广大村民不仅有了丰富的文化生活,还逐渐走上了致富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短板:

助力贫困家庭学生100%完成学业

步入田庄小学,鲜艳的五星红旗在一方庄严而崭新的升旗台上迎风招展。近期,与升旗台同时期落成的,还有学校操场的排水系统、围墙、多媒体电教室、图书室等等。在何智文的主持修建下,该校从一个破败村小,转变为具有规范教学设施的小学。

“就连以前的一块泥巴地,现在也升级成了60平方米的校园舞台。”田庄村党总支部书记毛红兵说,旧貌换新颜的学校,点燃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此前,村里的学生普遍希望到镇里的小学就读;如今本地的田庄小学成了他们的选择,在校人数已突破百人。

孩子们的精神面貌也变了。何智文来到学校时,同学们一改往日的羞怯和躲藏,主动迎上来向他问好。“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何智文表示,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必须紧紧抓住教育扶智这个根本。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田庄村成了黄埔区云埔街道办结对帮扶村。

田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毛素香一家,体会到了驻村工作队送来的暖意。他们家原在偏远的深山上,其丈夫因病去世后,家庭陷入了困境:毛素香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且家有80多岁的老人以及一双就读小学的儿女需照顾。

为此,何智文与太平镇党委驻村人员、村两委干部议事解决对策:在田庄小学腾出一间宿舍,让毛素香一家就近居住,并为毛素香提供一份公益性岗位的工作。此外,每年还为毛素香的子女发放10000元助学金。

“教育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驻村以来,何智文积极探索有效工作机制,对全部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建档立册和跟踪管理,落实好学费减免政策,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生活补助,助力贫困家庭学生100%完成学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强阵地:

村中泥地变身“文化公园”

除了帮助孩子们上学,何智文还致力于引导村民致富

长期以来,田庄村以水稻种植为主。何智文看到了经济作物西洋菜的高附加值,正打算推广种植,不料却无人响应。

于是,何智文便与具有投资经验的党员郑炳其商议,如何做通村民们的工作。他们决定,按日薪110元雇佣村民耕作,同时按远高于荒地的租金承包村民们闲置的田园。

在经济收益的激励下以及专业种植人员的指导下,村里于去年11月开始尝试种植西洋菜。由于西洋菜对水质要求很高,何智文通过自己的人脉资源,在农田旁引来了清水并修建了蓄水水坝。

丰收在即、销路不愁,参与种植西洋菜的村民们喜笑颜开,他们说:“如果没有驻村干部的及时指导,我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种植西洋菜,也缺乏种植经济作物的水质条件。”

西洋菜种植基地落成的同时,村民还迎来了村里首个党建主题公园。这是在一处原先泥泞、荒芜的地块上建成的。公园里设有党建文化宣传栏,还安装了娱乐健身器材。

“以前,这里的路没人走。公园落成了,环境变好了,我们天天来这里散步。”田庄村村民王女士对该公园的建设竖起了大拇指,她谈到,“一边走还可一边领略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和感人故事。”

近日,一场党课在此地开讲。何智文向当地的孩子们讲述了中共一大的相关历史故事,从中国共产党的全称来历,到党旗、党徽的设计一一讲述。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要从小抓起,讲述历史故事是有效的教育方式。”何智文说,他希望在带领学生重温红色记忆的过程中,让大家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立志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者】李鹏程

【作者】 李鹏程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