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寨距离蒙自市中心不到二十公里,位于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蒙自市的草坝镇碧色寨村的山梁上,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的火车站之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色寨车站是鸦片战争后法国根据1903年《中法签订滇越铁路章程》修建的滇越铁路,和中国修建的个碧石铁路、米轨与寸轨交汇换装的一个车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及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抗争而修筑的最早、曾经在云南“繁荣”一时的一个火车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色寨火车站原名“壁虱寨”,始建于1909年,是一个充满了浪漫与故事的法式风格的建筑,宛如法国小镇,是滇越铁路的核心枢纽,也被称为东方“小巴黎”。壁虱寨后因一个法国驻蒙自的官员发现这里依山面河的美景,车站的周围山色一碧,就更名为“碧色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10年3月随着滇越铁路全线竣工,碧色寨站成为滇越铁路的核心枢纽,在之后的30多年间,碧色寨站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这里是滇越铁路与碧石铁路的交汇点,滇南进出口货物都由碧色寨中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着滇越铁路和个碧铁路的开通,碧色寨从一个只有10余户人家的小村子,一跃成为滇南贸易的中转枢纽。它不仅是滇越铁路上转运大锡的特等站,还是集旅客、装卸、搬运、贸易为一体的集市,中外客商云集,土产、百货、大锡等堆积如山,其繁华程度甚至被戏称为“小香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列车停靠时,熙熙攘攘的人群上车下车,堆积如山的货物等待装卸,怎么办呢?这时候马帮出来了,马帮不仅仅是运输物资的角色,也变成了装卸货物的主力军。来来往往的马帮,成百上千的搬运工,成为了碧色寨一道独特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铁路的出现不仅没有,也不可能取代马帮,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滇南马帮的发展,尽管马帮的主要驿道被铁路所取代,但短途运输的份额却大大增加,促成了马帮运输和铁路运输的共同发展,所以碧色寨车站,也成为了马帮与铁路共赢的见证者。(在碧色寨火车站边上,还有一个马帮博物馆,‬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参观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车站至今仍保留着法国式铁路用房,挂在车站墙上饱经风霜的三面钟,英文Paris(巴黎)字样依然清晰可见。除了铁路边上那些黄色的老房子,铁路两边山坡上还有许多古旧的建筑,包括以前法国人的养牛房、站长室、职工食堂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站台上的三面钟,虽然历经百年,时钟上的指针也早已不见,但它一直静静地悬挂在这里,见证着碧色寨火车站的时代变迁,从修建繁华,直至衰落。现在又由于电影《芳华》的上映,它又见证了旅游业的兴起,每天会有很多游客来这里看看它,轻轻地跟它叙说着自己那段流逝的芳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碧色寨车站,伴随着电影《芳华》的上映,碧色寨被更多的人所知晓,也成为了新的网红景点和广大影迷的打卡景点。 当年由冯小刚执导的《芳华》突破十二亿票房,作为影片重要外景地的蒙自碧色寨获得了广泛关注,碧色寨也成为了蒙自最有名的景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芳华》,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变数的人生命运。乐于助人、质朴善良的刘峰和从农村来的屡遭文工团女兵歧视与排斥的何小萍,意外离开了浪漫安逸的文工团,卷入了残酷的战争,在战场上继续绽放着血染的芳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芳华》让这里名声大振,也为当地人带来大好商机,家家户户的小院成为停车场,每辆车收费二十元,但实际上在景区不到一点的地方,建有一个非常大的停车场,还是免费的,只不过是多走几步路的事,如果你不差钱,停在当地人的小院子里也是可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要是喜欢拍照的朋友可以在碧色寨火车站租衣服,甚至是租摄影师拍“红色”照片,衣服可以在街边租赁,10元一套,不限时,红旗、帽子、衣服、裤子、皮带、鞋子、腰包、水壶等都能租,女生的头发老板还可以帮你扎小辫,帮你打扮成那个年代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我有一个不认可的地方,虽然现在的碧色寨景点,是电影《芳华》让它火起来的,但景区的宣传和推广,必须以保护这个上百年的文物为主,没必要在车站的月台上张贴着很多电影的宣传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了,希望当地政府能考虑到这个问题,做到以保护文物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百年的时光如水流逝,作为中国最早的火车站之一的碧色寨车站,还会静静地耸立在这个边陲小村,如果朋友们想要探寻那段历史,来这里探访历史的遗迹,来碧色寨也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