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次高考两次落榜,俞敏洪的高考经历太难受了。

说起俞敏洪,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不管是在上学的学生,还是正在创业的拼搏者,亦或是已经成功的企业家,俞敏洪的事迹,甚至被翻拍成电影《中国合伙人》。

现在的俞敏洪风光无限,但是在俞敏洪早期的时候他的人生并不顺利,高考前两次都失败了,但是因为母亲对于俞敏洪有着很大的期望,为了走出农村,走出大山,不辜负母亲的期望,俞敏洪一边做兼职一边自学,终于在第三次高考的时候考上了北大。

按照正常人的逻辑,考上北大那简直是前途无量,但是对于俞敏洪来说,北大的生活让他感到了深深的自卑,当然这也促使了俞敏洪的成长。因为俞敏洪学的是西语系,开学的时候进行自我介绍,其他的同学都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但是俞敏洪结结巴巴,说得很难让人听懂,最后甚至还有人嘲笑俞敏洪:“你能不能别说日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俞敏洪的打击相当大,从那以后俞敏洪开始疯狂地练习英语口语,过了一年俞敏洪的口语在班里已经是数一数二了。但这并不影响俞敏洪在班级里的不显眼,因为进入北大的分数也不高,再加上俞敏洪家里贫困,俞敏洪不仅学习方面受挫,在交友方面也备受打击。

俞敏洪后来直言,自己给全班长得最丑的女生写情书结果也被拒绝了,那时候因为写诗非常能吸引女生,所以俞敏洪也开始疯狂的写诗,但是最后诗非但没有写成,肺上还长了三个洞,被人戏称为“三洞诗人”。

毕业后的俞敏洪选择了留校当老师,但是因为当时留学政策的变化,俞敏洪也开始在校外招收学生教他们外语,这也可以说成是俞敏洪事业的最初起点,但是没过多久就被北大校方通报批评,因为俞敏洪的校外办学行为。

每天校内的广播都播报俞敏洪的行为,并且给了俞敏洪一个处分,俞敏洪根据这样的情况决定从北大辞职,开启了自己的新东方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为了招生“不择手段”,俞敏洪为了做大新东方,把自己的老同学找回来了。

离开了北大的俞敏洪就像一片漂泊不定的树叶,他对自己的前途感到迷茫,但是在心底他又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专心做好自己的培训班的话,也许是另一个出路,就这样,俞敏洪开始了自己的全职新东方创业之路。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没有资金,报名的场地非常破烂,租的一间屋子还漏水,很多学生来一看这个场地就又打道回府了,于是俞敏洪开始在中关村二小的操场上做宣传,拿着大喇叭的俞敏洪声嘶力竭地宣传自己,当然在背后也是俞敏洪过硬的实力,他把知识研究的非常透彻,让报名的学生感到自己的实力,于是这些学生再口口相传,新东方的最开始招生就是这样的。

当然俞敏洪也没少通过贴广告的形式招生,他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地贴,但是竞争对手又把他的广告撕掉……但是无论如何,俞敏洪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新东方做出了一些名堂。

但是问题来了,一个企业最开始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一些样子,但是真正想要发展壮大,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于是他想到了自己在大学时的好友徐永平和王强,俞敏洪跑到美国通过各种方法把这两个好朋友拉回国做自己的合伙人,这三个人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新东方“三驾马车”的三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领导者的确立,让新东方的发展之路变得更加顺利,此后的新东方虽然也经历不少的挫折,但是谁也阻挡不了它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英语培训机构,也阻挡不了俞敏洪的成功之路。

3、创业28年,俞敏洪有三条心得想要送给你。

从创办新东方到今天,俞敏洪28年的创业之路遇到过很多的困难,但是俞敏洪也有了很多的心得,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三条。

第一、创业是一场马拉松,切忌急功近利。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个道理你在创业开始以前就要明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道理,因为你在心里要下定决心自己坚持下去,这是一场马拉松,中途肯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而且不能急功近利,要从长远考虑,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失去长久的回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想要创业成功,就要让自己独具特色。我们在创业之初就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一些已经十分饱和的领域就不要再投入了,而且要让自己所做的东西独具特色,因为有特色你才会有竞争力,才会有人愿意为你的产品买单,才不会被市场的潮流所淹没。

第三、克服惰性,保持自律的人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曾国藩说过天下所有的失败者、平庸者都是因为“懒惰”两个字,如果一个人能够保持高度并且长久的自律,那么这个人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俞敏洪在刚开始的时候保持着高度的自律,凡事都亲力亲为,在新东方做大做强的时候,他也获得了不少的财富和名誉,这时的他原本可以功成身退告老还乡,但是他没有,他依然一如既往自律,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高度的工作量,这才让新东方长盛不衰蒸蒸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俞敏洪的故事就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要想拥有俞敏洪一样的传奇故事,就必须付出和他一样的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