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5月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虽然户外阳光明媚,但依然寒风萧萧,略有凉意。在县第三民族完全小学里,一堂围绕湿地生物多样性和鸟类主题的生态课让孩子们的笑声时不时在操场回荡......

近日,在曲麻莱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主导下,由曲麻莱德曲源国家湿地公园、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曲麻莱县生态保护和野生生物监测协会在拉觉悟生态教育站、曲麻莱县、麻秀村湿地学校等地连续举办了“湿地生态恢复,守护‘地球之肾’”系列主题自然教育活动,40名生态管护员及500多名小学师生参与了系列活动。

据了解,此次体验教育活动共四场。由于课程设计、活动形式策划符合孩子们童心意愿,户外开展的生态游戏、自然观察等体验教育深受欢迎,孩子们在玩耍中快乐地了解了自然知识,更加增强了对大自然的亲切感、好奇心和认知兴趣,孩子们也都表示乐意做保护大自然环境的倡导者、行动者。

在县第一、二民族完全小学,生态课堂也在同时开展,来自青海省环境教育协会秘书长尤鲁青老师以“我是曲麻莱德曲源国家湿地公园代言人,请问你是谁?”的游戏方式开展了自然教育知识传递,迅速让孩子们了解自己生活在被誉为“中华水塔”“三江源”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之中,通过提问“请问你是谁?”“我是长江”“我是黄河”“我是澜沧江”“我是德曲源”……等现场排练方式,引导小学生简单说出课程主题“湿地”,并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和保护的意义和价值,倡导大家共同参与生态保护。 “以‘猜猜我是谁’‘栖息地破坏和修复’等自然游戏的方式,进一步细化了孩子们要代言的物种和内容,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汲取知识,懂得家乡环境。也为今后生态教师自然课程设计提供了经验启发。”尤鲁青说。

在距离曲麻莱县60多公里处的麻秀村小学,因为是长江源地区重要的高原湿地和生态水源保障地区,孩子们从小就在湿地旁边长大,生态老师高向宇向孩子们分享了高原湿地与常见鸟类的科普知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湿地生态系统,更多地认识他们的鸟类邻居,使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了湿地生态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护的意义。

室内课结束后,同学们还参观了德曲源湿地公园的科普展览馆,观摩了陈列的高原鸟类、多种高原植物、昆虫、兽类等动物展示。通过参观和科普讲解增强了孩子们保护这一片人和野生动物共同依赖的自然环境的信心和自觉性。 “曲麻莱有一支年轻的生态教师队伍,他们是大学毕业后的返乡青年,他们坚守在生态保护一线,学习保护知识,向农牧民、中小学生传递着保护理念和知识。

此次教育课以生态游戏晨圈韵律操为开场让孩子们边玩耍边学习,使他们先有整体环境感的前提下,对生活在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有所感知,了解湿地公园的一些生态知识,激励他们积极参与保护生态环境行动。”曲麻莱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