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告诉跋陀波罗:“你要知道,我回忆过去无量劫前,那时有佛名为净音如来,具足十号。此佛出世时,三千大千大千世界有七宝庄严,与宝庄严国没有区别。此佛寿二十大劫,正法住世四十劫,像法八十劫,也是以三乘教法度化众生。”

“像法时期中,有一位比丘,名为一切忍,持菩萨藏,行菩萨法,经过村落说,说道:‘佛住平等空,法性也是如此,僧依无为法,三宝也是如此。了达本性空,皈依寂灭处,常行真如道,才是菩萨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比丘平时常常说这些话,华光林中有一千梵志,修慈悲喜舍四梵行,听闻比丘赞叹三宝,身心欢喜,对比丘说:‘什么经文中有这些法义?’”

“比丘回答:‘世尊于大方等真实经中说佛法僧平等空慧,住一相中。’”

“一千梵志听闻到佛法僧平等空慧,立即思惟甚深不空法义。八千岁中端坐正受,于空法中不能决了,又更思惟一切法空,于真如实际法不能决了,但也不生怀疑,也不诽谤,常常思惟这些法义。”

“此时,有一位名为智藏的比丘告诉梵志们:‘你们知道吗?过去有佛,名为三昧尊丰如来,具足十号,与他有同样名号的佛陀有百千亿,皆说甚深般若波罗蜜。经文中说:不住诸法,法性皆空。’于是,这些梵志对于空法虽然不甚明了,但是还是一心皈依空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千梵志听闻此这些话,心中非常欢喜,对比丘说:‘般若波罗蜜是大空智,我们被无明所障碍,不能解此空义,但是对于大德所说的法,身心随喜。’”

佛陀告诉跋陀波罗:“这两位善说佛法的比丘,第一位已成佛,于妙乐国,即是欢喜庄严珠王佛。如果有四众弟子听闻此佛名号,无敌投递,皈依顶礼,即得超越五百万亿阿僧祇生死之罪。第二位比丘也已成佛,名号帝宝幢摩尼胜光如来,具足十号,如果有四众弟子听闻此佛名号,五体投地,皈依顶礼,即可超越七百万亿阿僧祇劫生死之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千梵志,听闻了甚深般若波罗蜜,身心欢喜,不生惊异、怖畏、诽谤,即得超越五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后又遇到十六亿佛,在这些佛陀处得念佛三昧,庄严自心,念佛三昧庄严心,渐渐于空法中心得开解。”

“跋陀波罗!这一千梵志,就是我们贤劫千佛,以得文空法心无碍,于娑婆世界次第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因此一切众生应于空义,心无疑惑。”

佛陀说完这些,法会大众听闻佛所说法,有些人得初果,发无上真道意,数量众生,不可计算。一切大众听闻佛所说法,皆大欢喜,顶礼佛足。

#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