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世界青年科学家大会上,来自中国的徐颖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作为北斗通信领域的研制者之一,她在国防科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32岁那年,她就成为了教授、博导。在美丽的外表之下,她的智慧闪闪发光,身边人更是赞不绝口。

1983年,徐颖出生在四川仁寿县。小时候,她就对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兴趣。父母都是老师,她也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栽培。4岁那年,她就开始接受母亲系统性的培训,数学、英语、语文等科目,她都学得津津有味。入校以后,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在各类竞赛中,她屡屡斩获头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年纪的增长,她的思考能力也越来越强。显然,小学课程已经不适合她了。10岁那年,徐颖跳级进入初中。6年以后,她就参加了高考,并且取得了612分的好成绩。1999年,徐颖进入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通信专业。

在大学校园里,16岁的她是全系年级最小的一位。起初,许多老师并不看好徐颖。通信专业复杂晦涩,难度不小。数学、物理等学科更是需要较好的逻辑性。可是一个学期下来,所有的老师都大吃一惊,徐颖竟然门门夺得第一将她把第二名远远地甩在了身后。大二那年,她还参加了电子设计竞赛,一举拿下北京市的一等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3年,徐颖结束了四年的大学时光。彼时,国内通信行业蓬勃发展,华为、中兴等通信厂商都向她发来了邀请,还开出了丰厚的薪水。考虑到年纪尚小,徐颖于是决定继续深造。7月,她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一年以后,她又跳读博士。

在研究方面,徐颖专攻信号与信息处理技术,这是当时通信行业最前沿的课题。在攀登学术高峰的过程中,她没有丝毫畏惧。带着浓厚的兴趣,她安静地做着科研,不被任何外物烦扰。在实验室里,她挥汗如雨,一次次仿真,一遍遍推敲,她从理论入手,又在实践中改进方法。在科研活动中,她谨慎小心,态度端正。终于,她攻克了这一难题,又在信息通讯领域提出了一个知名定理。2009年,她被授予了博士学位。答辩会上,教授们对她交口夸赞,这也预示着一位学术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0年,徐颖前往中科院光电研究所工作。在这里,她又进行了一段艰难的岁月,提出理论,进行研制,模拟实验,实践操作。在信息通信领域,技术的变革日新月异。作为前沿学者,她们肩负着重要责任。在4G、5G来临之际,各国科学家都争相取得突破。与此同时,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开始了组网运行。

2012年,徐颖被中科院评为了副教授。不久以后,她被赋予了一项难题——担任北斗卫星分系统主任设计师。能够得到上级的点名,徐颖的实力得到了充分体现。随后,她迎难而上,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关乎国防民生,里面的难度超乎想象。从事设计、研发工作,徐颖耗费了大量心血,每每碰到问题,她就死命拼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遍遍翻阅资料,一点点尝试设计,一次次模拟实验。她写满了一桌子的稿纸,记下了十几本数据。随后反复推演,小心验证,最终得以完成课题。2014年,她参与完成了中国国内首个低轨卫星测试。为了增强通信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入了平衡阶段的滤波器。徐颖以精湛的科学功底,打牢每一个环节,大大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随后,徐颖又以研究员的身份投入国家PNT体系建设任务。在她的协助下,我国率先提出了相关概念以及具体实物。从北斗二代、三代,再到最新迭代的技术,徐颖目睹了国产卫星通信的快速崛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紧追欧美,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他们。在这背后,徐颖等科研研究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年轻的她始终紧跟潮流。依托于媒体,徐颖又义无反顾做起了科普工作。在她的介绍下,国人对于北斗卫星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激发了许多青少年的科研兴趣。2020年,她受到了《人民日报》的关注和夸奖。拥有这样一位青年科学家,这是民族的幸事。如今,徐颖已经在国内外知名期刊SCI上发表了24篇论文,得以跻身科研一流梯队。在通信领域,徐颖成为了不折不扣的青年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