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被誉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据统计,莆仙戏现存传统剧目5000多个,约占全国各剧种传统剧目总和的三分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莆仙戏,因形成于兴化地区(今莆田、仙游),用兴化方言演唱,故俗称"兴化戏"。 1952年经福建省文化局批准更名莆仙戏 。它流行于莆田、仙游两县、惠安县北部及福建南部兴化话流行的地区。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用他的名字揭示了教育的旨趣所在——行知,即在行动中探索,在实践中获得真知。研学旅行既要把学校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又要把实践得来的东西转化为鲜活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在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身上得到了良好的印证。近日,孩子们在天庆苑三清殿内游古建,做手作,画脸谱,赏戏曲,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研学旅行后,学校组织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研学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后,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何黎仙、福建省莆仙戏剧院党支部书记、院长吴清华一行来到市第二实验小学,参观孩子们的研学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莆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龚朱红说,为了大力弘扬莆仙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好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激发学生热爱乡土艺术,培养乡土情感,在研学结束后,二年级的学生开展了以“莆仙戏韵”为大主题的项目式学习活动。各班围绕大主题引导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聚焦问题产生本班的子项目。学生根据本班的子项目自主选择研究点,参与活动探究,分工合作完成要展现的研究成果。在成果展现场,孩子们制作的一个个逼真俏皮的莆仙戏脸谱、道具等,让人惊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莆仙戏韵”项目式学习,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宋元南戏活化石——莆仙戏,从而更深刻地感受到了莆仙非遗文化的魅力,提高了少年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认同,鼓励孩子们学习非遗文化,争做非遗文化的“小小传承者”。

这种启发式教学将教育运用到实践,再将实践成果运用回课堂,这是研学圆满的良性循环。

来源:莆田晚报 郭清锋

责编:杨美钦

编审:严绍香

监制:林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