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灵台县邵寨镇针对群众提出的民生民计、产业振兴、人居环境改善、工矿型城镇建设等24个方面的意见建议,采取一个清单一个责任人帮包落实,明确了办理时限,并逐一督促推进,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新作为、新气象。

回应“槽点”:街区大改观 村社换新颜

街道坑坑洼洼、车辆乱停乱放、随意设摊摆点、环境卫生脏乱差。这曾是邵寨镇镇区管理的难点和痛点,也是群众的“槽点”。

今年以来,该镇主动作为,多方争取资金300万元,对鹑觚路、文化路和广场路进行了铺油罩面和“雨污分流”,并在人行道铺设了渗水砖,街道两旁补植了300多棵银杏树,使得街区面貌焕然一新。

针对车辆乱停乱放现象,镇上在街区划分了140个停车位,由镇相关单位定期不定期对车辆乱停乱放行为进行整治。

针对部分个体户门前乱堆乱放、随意占道经营,镇上成立了由40多个机关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周进行劝导整治。个体户郭秀霞感慨地说:“以前,街道上秩序很乱,现在比以前好多了!”

该镇干槐树村的郭秀芳告诉记者,每周星期二,村上对村里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还对每一家的卫生进行评比,卫生搞得好的可以得到积分,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东西。

结合全域农村环境整治,今年,该镇对所有村主干道实施了栽树种花行动,对S320省道涉及邵寨镇境内的24公里路段、坡道12公里路段,发动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1500多人次,栽植了香槐花、柳树、云杉;在塬面12公里路段栽植了丁香、连翘、红枫和香槐花,打造了一年四季色彩斑斓的道路景观。

打通“堵点”:产业迎转型 牛果增收入

产业的发展关乎群众的“钱袋子”,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为打通群众增收最后一公里的“堵点”,邵寨镇趟出了一条牛果富民的路子。

雨后的邵寨镇光辉村高标准矮砧密植示范园内一派生机,果农们正忙着清理果园。和苹果打了多年交道的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蔡涛说:“过去采用的是乔化栽培模式,树冠大,结果晚,效益相对比较低,现在这片680亩的果园,采取矮化栽培模式,挂果早、产量高、效益好。”他介绍,“这片果园里全部栽植的是瑞阳、瑞雪,果型硕大、耐贮抗寒、芳香更浓。在新机制运用方面,由镇上的金鹑觚合作社联合社负责经营管理,去年套种的黄豆等为光辉村集体增加经济收入3.2万元。”

据了解,目前,邵寨镇现有果园1.02万亩,该镇采取班子成员包片区、镇村干部包地块、行政与技术双规推进的形式,不断提高群众管理果园的水平。

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激发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自主发展致富产业的积极性,实现“脱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去年,邵寨镇盘活黎家河村牛棚18座,鼓励有养殖积极性的群众养殖肉牛,稳定增加农户收入。今年,该镇又利用东庄村的37口窑洞,搞“平凉红牛”窑洞养殖,目前已经完成“三通一平”和生产道路拓宽。项目建成后,将以市场化的模式确定经营主体,由合作社统一开展技术指导,可带动村里20户农户发展养牛产业,养牛头数将达到200头以上。

这几日,李灵科忙完农活后,就到村里的窑洞养牛施工点瞧一瞧,看看工程的进展情况。他家的两头母牛快要下牛犊了,他准备以后到窑洞去养牛。“我现在养了3头牛,等2头母牛产犊后就增加到5头了,正担心没地方圈养呢,村里的窑洞养牛场给我带来了福音。”李灵科喜滋滋地说。

在一系列养牛扶持政策的支持下,邵寨镇已建成7处中型养牛场,全镇牛存栏达800多头。

补齐“短板”:协力搞服务 打造工矿镇

邵寨镇,以前和其他乡镇一样是“农业主导型”乡镇。随着邵寨煤矿实现联合试运转、灵台电厂和煤泥煤矸石厂的建设进程加快,悄然间,邵寨镇的经济结构向“工业主导型”转变。

为了让当地群众在今后工业经济发展中得到红利,邵寨镇党委班以“多跑腿”的服务精神补齐工业经济发展中的“短板”,推动企业在当地顺利发展。

为推进邵寨煤矿建设,作为属地政府的邵寨镇,按照县上的总体部署,与县能源局、自然资源局等部门积极配合,完成了排矸1号、2号沟120亩的征地任务,对矛盾纠纷及时介入进行了化解。

“邵寨矿井历时18个月建成投产,刷新了建井新纪录,这背后既有干部职工的辛勤付出,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服务。”邵寨煤业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洪涛说。

灵台电厂是省市县调度的重大项目。为做好政策宣传和拆迁安置工作,邵寨镇从去年11月中旬开始,抽调2名班子成员和8名干部成立了征地拆迁部,拆迁部成员白天入户,晚上开群众代表会,引导群众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到现在他们几乎没休过一次完整的假期,目前17个农户的拆迁任务,已完成拆迁14户,完成征地376亩。(记者:王富强)

来源:中国甘肃网

出品:灵台县融媒体中心

编审:马文军

监制:李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