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自去年疫情暴发以来,美国累计已经“放水”5万亿美元。美元超发现象直接引发该国乃至全球的大通胀。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经季节性调整后,4月份,该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4.2%,创2008年9月以来最高记录

市场数据显示,彭博商品现货指数较2020年3月份暴涨了70%,处于10年来的最高位。该指数主要是追踪23种原材料全球价格走势,其表现意味着美联储此前多次强调的“通胀只是暂时现象”这一说法站不住脚,全球通胀风险进一步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通胀时代的来临、经济进一步复苏,全球央行正逐步启动加息行动。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至少已有俄罗斯、巴西、土耳其等3国央行宣布加息除了各国的“自救行动”外,中企也是全球通胀的“救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最新消息显示,俄罗斯普列汉诺夫经济大学的经济理论系助教卡瓦·霍贾表示,当前,中国制造商正助力全球遏制通货膨胀,发挥缓冲器的作用。中企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没有将上涨的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这使得最终产品的售价没有大幅上涨。

卡瓦·霍贾指出,中企这样做“舍小利得大利”。因为物价快速上涨,可能会大幅抑制民众的消费需求;而物价小幅上涨,则没有这种担忧,反而会收获更多订单。官方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中国累计出口4.61万亿元,同比激增38.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不同于中国在帮助稳定全球物价,美国却只顾自己,打算继续“放水”近4万亿美元,其中包括1.8万亿美元家庭计划和2万亿美元基建计划,此举或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风险。

文 | 吕佳敏 题 | 凌明 图 | 卢文祥 审 | 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