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几个“顽固分子”对学习不上心,懒散无度,追求安逸享乐,不懂得感恩父母,老生常谈的教育没有丝毫效果。怎么办?我决定利用蒙太奇技术召开一次以学生为主角、带有自我教育性质的班会。

清明节放假前夕,我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以自己的视角,给长辈拍一张特写照片,发到班级学习平台上。而我,早在几周前已经开始悄悄拍摄每个学生在学校的样子。

收到学生拍的照片后,我仔细进行了分类:辛劳类、微笑类、慈祥类、严谨类等。最后清点,果然不出所料,几个“顽固分子”没交作业。

紧接着,我又把学生的照片与其长辈的特写一一对应起来:学习努力类对应辛劳类,劳动热心类对应微笑类,朴素简约类对应慈祥类,整齐利索类对应严肃谨慎类。最后,我把没有提交作业的“顽固分子”单独归为一类。

一曲《奉献》导入“感恩”主题班会。第一组辛劳类父母特写出现在屏幕上:温室大棚里,李瑶坤的妈妈正在摘草莓,湿漉漉的头发紧贴在额头上;田地里,刘慧慧的爸爸穿着一身学生校服正在挥动铁锨扬撒有机肥;羊肠山道上,马小敏的爷爷扛着锄头牵着小羊蹒跚前行……

学生依次介绍特写拍摄经过。

李瑶坤:“春节前几天,为了赶早卖草莓,我们全家顾不上吃饭就去摘草莓,看到妈妈额头上的汗水,我鼻子里酸酸的,按下了快门。”

此时,学生都静静地听着。那几个“顽固分子”听得格外认真,他们感受到今天班会的风格变了,主角不是班主任了。

班会继续着。刘慧慧说:“我爸爸去干农活时舍不得穿好衣服,就把我初中的校服换上了,他心里只想怎么让全家过上好日子,顾不上想自己形象怎样,好不好看……”

马小敏说:“我爸妈外出打工了,家里的山地由爷爷奶奶打理。爷爷虽然年纪大了,但每天都下地劳动。我以后要多帮帮爷爷……”

第一组学生介绍完后,我投放了学生特写:李广绪规范工整的作文,马军舰课桌上托腮苦苦思索的神态,王建建手按笔记本仰头紧盯黑板的求知欲望,刘栋闭眼背书的憨态,陈桂香跑操时坚定的目光……

学生都想看看彼此的作品,都想看看老师给自己定格的瞬间。此时,几个“顽固分子”没有了平日的懒散,全神贯注地看着。

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依次进行着,学生展示自己长辈可亲可敬的照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观看老师镜头下的自己,兴趣越来越高,班会气氛火爆起来。

“老师,还有几个同学的作业怎么没见?”此时此刻,几个“顽固分子”表现出从来没有过的局促不安。

“内部资料,禁止拍照,过后即删。”说完,我播放了最后一组特写:染发烫发、奇装异服、课桌上的大睡神、桌洞里的零食垃圾、宿舍柜子里的杂货铺子……几个“顽固分子”尴尬异常。

经过这样的展示,父母长辈为生活辛苦劳作的形象给学生以强烈感召。班会后,几个“顽固分子”主动找到我表示要学好真本领报答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开这次班会的目标实现了。

教育学生不能只有好心,更要有好方式;教育学生不能总是苦口婆心,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安丘市职业中专)

《中国教师报》2021年05月19日第11版

作者:马世波 刘焕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