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九变》中有言:“大者,亲戚坟墓之所在也。”人生一世,万物生长,万物终将归于尘土。死后一切皆称惘然,失去或是保护好了自己的坟墓,终是身后事。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人的一生有两件大事,一为出生,二为死亡。虽然中国人向来忌讳谈及死亡,可是每当面对死亡这样一件事情的时候,中国人总是十分严肃、庄重的。

在古代,人们对于死亡的尊重与敬畏深刻地体现在了墓葬文化之上,稍微有些权势、财力的家庭,都会为自己已逝的家属厚葬一番,那些出生在皇宫贵族或地方权豪的家庭更是不用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龟山汉墓与我们寻常了解到的墓葬不太一样,一般情况下,坟墓应当是修建在地下,或者有的坟墓也会如同垒土包一样,在地上建立地宫。可是龟山汉墓却完全不一样,它不挖地下,也不是在地面上建起一栋新的建筑,而是直接将龟山西麓的一块山顶给劈开修建而成的。

龟山汉墓的发现引来了考古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对墓葬中的文字、所出土的文物等作了一番认真研究之后,这座墓葬的主人也得到了确定,他就是汉代时期的楚王刘注。原来,龟山汉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总面积700平方米有余,墓葬内部不仅建有卧室、客厅,甚至连马厩也包含在内,是一座十分豪华的墓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古人也早已预见了自己下葬后坟墓难逃盗墓贼的“光临”,于是大部分时候,他们都会为自己的墓葬采取许多的保护措施。在历史上我们所熟知的设计了最为成功的防盗措施的人当属秦始皇了,在他的皇陵内部,不仅遍布机关,还埋藏了大量水银,令无数盗墓贼望而却步。而且时至今日,尽管我们对秦始皇陵有着满满的期待与好奇,可就连专业的考古学家们也不敢轻易进入秦始皇陵内部进行考古工作。

这座龟山汉墓同样也采取了许多的防盗措施,譬如,在墓室内部有许多几吨重的巨石分布,就是为了能够防止盗墓贼进入。然而除此之外,龟山汉墓还有一个让人有些哭笑不得的防盗措施:一封书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楚古尸王通于,天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大夫幸,视此书,目此也仁悲者。”

虽然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样一段文言文有些难以理解,不过把它翻译成现在的话,大意就是:我刘注虽然是王公贵族,但是我和妻子合葬于此,也并没打算要放置多少陪葬品。所以假如日后有盗墓贼光临此地,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费心寻找所谓的金银财宝了。但愿那些有仁慈之心的人可以早早离去,不要再来打扰。

遗憾的是,这座坟墓的主人既埋下了机关阻拦盗墓贼,也留下了文字,希望盗墓贼可以放他一马,可尽管如此,龟山汉墓仍旧难逃被盗的命运。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有时对于物质的追求可以泯灭我们的良心,让我们做一些加害于他人的事情。

仔细想来,倘若地下的刘注知道自己的坟墓终究难逃盗墓贼之手,应当是多么的沮丧呀。不过,无论如何,刘注也早已离开了千年,沮丧与否,于他而言其实也早就没有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