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3日下午,栾川一高考生孙宜林从邮递员的手里接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就代表着18岁的孙宜林成为了清华大学土木类专业的一名学生了,其中高考成绩更是高达710分,令众人震惊!靠养猪为生的孙宜林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本期周少说就带大家走进寒门贵子孙宜林的逆袭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宜林出生于河南省栾川县谭头镇,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孙宜林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一丝新的希望,希望他将来可以改变这个贫苦的家庭。因此,在孙宜林小的时候,父母就经常教育他,读书是最容易的出路。孙宜林在这样的家庭下,深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就非常的懂事,不上课的时候就会帮着父母干农活,即使耕地、插秧这样的粗活也样样精通。更不怕吃苦,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整个人被晒得通红也不会有一丝抱怨,甚至他还会叫母亲回家休息,害怕母亲过于劳累,一副大男孩的模样。很多时候,孙宜林光着脚就走进田里,腿上经常爬满了蚂蟥,母亲看着心疼说要给他买双套鞋,孙宜林却坚持不肯买,说省一分钱也是好的。每当天一亮,孙宜林就会跑去田里帮母亲摘菜,小小的身躯背着一箩筐菜拿到集市卖,然后再去上学。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也是到田里耕地,想着为母亲能少做一点是一点,不希望母亲为了自己那么辛苦。孙宜林的衣服总是穿破了补,没有一件衣服是完好的,即使过年也不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穿。尽管孙宜林经常忙田里的事情,但也从没耽误到自己的学习,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几名,班里的第一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初中开始,孙宜林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己还规划了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早上5:30起床,诵读英语,并温习前一天的学习内容。到了晚上还要整理出这一天的学习笔记,并预习第二天的功课。父母和老师从来都不需要督促他的学习,十分地自律。为了能做更多的习题,孙宜林不舍得花钱买试卷,便经常去那些收破烂的市场买一些二手的卷子。有时候田里事情弄得比较晚,他也照样要完成给自己制定的任务,即使做到深夜。好几次,母亲半夜起来上厕所,都会看到孙宜林的房间还点着微弱的灯光。在这样寒来暑往的勤奋中,2015年孙宜林以中考606分的优异成绩考入栾川一高。进入高中后,孙宜林上课时依然一如既往地很专心,从不开小差。刚开始,成绩并不是很好,但好在及时调整,也没有落下太多,慢慢地跟上来了。清华大学一直是孙宜林的梦想,他恨不得每天24小时都用来学习,英语是孙宜林的弱项,为了不拖后腿,他就赶在晚上下自习之后挤时间来背学英语,有时瞌睡的不行,连笔都拿不稳。付出终有回报,高考前,孙宜林顺利通过''清华自强计划''笔试和面试。高考结束后,孙宜林以710分(含加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土木类专业录取。要知道,每年参加高考的人数就有几百万人,能进入清华大学的更是少之又少,孙宜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年,河南高考满分是750分,而孙宜林考出了710分的高分,仅扣了40分,这个分数也创下河南高考分数的历史新高。当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全家人都高兴不已,母亲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意味着孙宜林今后将改写一家人的命运将要实现了,一家人终于能够翻身了。到了暑假,孙宜林为了学费,每天起早贪黑到镇上打零工。晚上回到家已是十点多,一个暑假下来,攒下了几千。拿到钱以后,满是孝心的他给母亲买了几件衣裳,给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视机。随后,他带着大包小包,坐上了绿皮火车赶往北京求学。为了省钱,在学校生活的必需品,孙宜林甚至都尽量自己带去,不去学校买,用他话来说:“因为北京的开销太大了,要省点钱。”到了学校,孙宜林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兼职,父母为了自己的学费东拼西凑,到处找人借钱,自己不能再开口要生活费了,必须自己赚钱,而且要尽快把这个学费的钱给还上。孙宜林白天一边上学,放学到食堂给人打饭,晚上到图书馆整理书籍。一人身兼两职,尽管很艰苦,但是孙宜林没有抱怨过一句。孙宜林反而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充实,每天忙忙碌碌,一边读书一边赚钱,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孙宜林还在清华大学勤奋刻苦地学习知识,尽管每天打工,但是也从未落下自己的学习。他不像其他同学那样,只要一有空余时间,就各种活动。但他却不一样,据同寝室的室友说:“几乎只有晚上才能看见孙宜林的身影。”孙宜林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孩子,有一年,因为成绩特别优异,学校特地奖励了他2万块奖学金。而孙宜林并没有把这笔钱收入自己口袋里,而是选择全部给了父母,父母不肯要,孙宜林却仍然坚持要父母收下,他表示自己的学费都是父母借来的,这笔钱必须早点还,不能再让父母那么辛苦了,自己的生活费自己可以承担,不需要父母的担心。孙宜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寒门也是可以出贵子,给那些山村里的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所以,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前行,不怕前路坎坷,用自己的汗水杀出一条光明大道。像孙宜林一样,为了梦想加油,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