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是食源性疾病的高发期,
如果食物稍微处理不当,就会引发食物中毒,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几种容易藏匿寄生虫的常见美食。

美味背后的“寄生虫

寄生虫是一种特殊的病原体,它寄生在身体里,靠着身体提供营养,生长繁殖,有的寄生虫还会迁移,从消化器官游走到其他的器官,甚至是脑部, 对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引起剧烈的腹痛、贫血,严重导致瘫痪、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虾蟹

虾蟹、小龙虾里极易携带肺吸虫囊蚴,用烤、炒、腌、酒泡等方法很难将其全部杀死。如果不小心进食,肺吸虫除了寄生于肺部,还会四处游走,入脑可引起头痛、癫痫、视力减退等,入脊髓可引起排尿困难。

小龙虾头部含肝脏、胃、腮等器官,容易积累很多污染物和囊蚴,所以不建议食用头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 ,食用时,一定要确保小龙虾是完全熟透的,大火爆炒可能也会炒不透,仍遗留活体虫卵!可先油炸再清炒,水煮时也应保证在10分钟以上,从而达到高温消毒的效果。

更 不要提只是用酒、盐、酱油、醋等佐料浸泡过的醉虾、呛蟹,实验证明,这种方法根本不能完全杀死寄生虫,仍有近半数的囊蚴会存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螺类

很多人特别喜欢吃螺,比如福寿螺,田螺等,但 螺类也是含有寄生虫的,尤其是福寿螺,一只福寿螺可藏寄生虫6000条!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每年都会有人因此就医入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面神经瘫痪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注意: 无论是福寿螺还是田螺,均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以及其他寄生虫,因此一定要煮熟,千万不能生吃或半生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生鱼片

生吃或半生吃鱼肉,极易感染肝吸虫,肝吸虫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常见疲乏头昏、腹部隐痛、食欲不振、腹泻等;部分出现肝功能异常,存在肝区不适、腹胀肝肿大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严重者引起胆绞痛,甚至导致肝硬化,若儿童感染,会导致生长发育障碍,临床表现重,致死率较高。

很多人认为刺身属于深海鱼,所以不存在被寄生虫感染的风险。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即便是海鱼,也有感染寄生虫病的风险,棘颚口线虫病和异尖线吸虫病就是典型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 酱油、醋、芥末、酒精、蒜泥,这些普通的调味料很难杀死其中的寄生虫,就算把鱼片投入90摄氏度热水中,加热时间不足也不能完全杀死它们。

4、溏心蛋

溏心蛋、流心荷包蛋、寿喜烧的生鸡蛋、水波蛋等等…是很多人的心头好,认为它营养又美味,殊不知反而可能吃出病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鸡蛋壳看似密不透风,但表面其实有不少小孔,时间长了,受潮或被雨淋、水洗等,细菌就易长驱直入,比如沙门氏菌,如果没煮熟,人食用后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与很多人的“常识”相反,和 熟鸡蛋相比,生鸡蛋的营养价值更“低”。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紧密,不易被肠胃中的蛋白酶水解,加上生蛋清中大量的抗胰蛋白酶,能抑制蛋白酶的水解作用,所以 吃生鸡蛋时,蛋中大部分蛋白质不能被人体吸收而被排出体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

在饮食习惯、以及烹饪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多注意以下细节:

1、定期更换餐具

据统计,使用3个月以上的砧板,藏匿的粪球菌是马桶盖上的200倍 ,建议砧板最好是半年换一次, 日常生活中可以将小苏打均匀洒在砧板上,然后喷洒少量水,用刷子刷洗,再放于通风处晾干。

筷子使用时间越长,细菌数量越高 。筷子在反复使用、搓洗的情况下,其表面会形成细小的纹路,容易残留细菌和清洁剂, 建议每隔2~3周消毒一次碗筷,3~6个月就换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生熟分开

生熟分开包括五个方面:生熟原料必须分开、生熟案板必须分开、切生、熟刀具必须分开、生、熟餐具必须分开、冷冻箱储备必须生熟分开。

生食品中常带有许多细菌、寄生虫卵,经过加工制作、高温处理后,可以基本消除,但是,如果在加工、贮存过程中不注意将它们分开,比如:用切过生肉的刀切黄瓜拌凉菜,用切过鱼的菜板切葱、蒜等,就可能将生食品上的细菌、寄生虫卵污染到熟食品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温馨提醒

食物一定要煮熟了再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