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赚钱快速通道”——注册“跑分”平台抢单赚钱,其实这些行为是为不法分子提供资金流转,已经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5月19日,恩施州反电诈中心通报,近日,恩施警方成功捣毁2处洗钱诈骗窝点,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缴获银行卡225张、手机48部、笔记本电脑3台、平板电脑1台,POS机1台,涉案金额超千万元。

出租屋内“跑分”平台抢单牟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7日,恩施州反电诈中心在工作中发现利川市太阳小区有一帮助境外“洗钱”团伙,并将线索转给利川市公安局核查。利川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南坪派出所迅速调配警力组成专班联合作战,经过循线深挖、缜密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牟某等人长期通过手机登录“Ant”聊天软件、“鲜果”APP等平台,通过利用自己以及他人银行账号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转移资金。

据了解,2020年12月,牟某通过玩游戏认识了名叫“周周”的湖南龙山人,对方让牟某将银行卡卖给他,1张1千块。牟某想自己赚钱,便向“周周”请教具体赚钱方法。

对方告诉牟某:“你先下载一个鲜果APP,在平台注册,然后往平台充钱后就会赚到钱。在平台上刷1万返30元,一天可赚三五百元。”

于是,牟某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注册,并填写了姓名、电话、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并且通过充钱或转钱——对方返还(本金和利润)等一系列操作“赚钱”。

从2020年12月到2021年4月,牟某以同样的方式在“鲜果”APP平台“赚钱”,且在该平台上绑定了自己的5张银行卡,共交易了六七百万的流水,赚取佣金2万多元。该团伙用于作案的银行卡走账超千万元。

过程中,对方会通过“Ant”聊天软件和平台客服与牟某联系,向牟某解释其收到的钱是“赌博的钱”,因赌博钱很多、量很大,他们没有那么多的银行卡,所以需要借助牟某等人的银行卡转账。

40多部手机家中跑分集中作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14日,恩施市公安局收到恩施州反电诈中心下发的“断卡行动”侦查指令,恩施市龙凤镇三龙坝村有一帮助境外“洗钱”团伙。恩施州、市公安局反电诈中心、恩施市公安局龙凤坝派出所迅速调配警力组成专班联合作战,在一居民房内将嫌疑人抓获。

经查,去年5月,嫌疑人头目刘某在柬埔寨认识了一个外号叫“老Q”的武汉男子,双方留下了联系方式。今年2月底,“老Q”联系上了已回国的刘某邀请他参与网上“跑分”,刘某称自己没有银行卡便介绍了郑某、冯某、黄某等人参与此事。“我跟老Q达成协议,只要每月有50张银行卡在正常运转,就固定支付我1万元的工资。”刘某介绍,自己主要是负责联系上线,郑某及其同伙负责具体操作,每10000元按0.35%、0.15%的比例进行报酬支付。

虽知这是违法行为但还是被非法巨额牟利所吸引,团伙通过非法渠道购买了银行卡、电话卡操作“跑分”洗钱。随着洗钱走账订单越来越多人手不够用,团伙中成员还拉上妻子、亲友、同学一起操作“跑分”软件洗钱。

据了解,该团伙成员都没有正当职业,游手好闲,花钱大手大脚。为了满足自身挥霍,明知“跑分”洗钱是违法犯罪,但还是铤而走险干起来狗苟蝇营的勾当,帮助信息网络犯罪分子“跑分”洗钱。从2月底开始,该团伙在“鲜果”APP平台上跑分,用于作案的银行卡走账上千万元,非法获利20余万元。

“跑分”就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牟某、刘某等人的行为就是所谓的“跑分”。

“跑分”,是指专门为电信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搭建平台使用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支付途径将赃款分流洗白的犯罪行为。当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团伙需要转移涉案赃款时,会将转账需求发布在跑分平台上供“跑分客”抢单。

部分人在“跑分”平台上注册会员,并提供自己的银行卡,成为“跑分客”。“跑分客”抢单成功后,再经多个不同账户层层转账,达到洗钱的目的。

“我知道‘鲜果’平台抢单是在搞犯罪的,是在‘洗钱’,但只需坐在电脑前手指一点,就可以轻松赚取佣金,我就贪图小便宜。”牟某被抓后,后悔地说。

目前,警方已对相关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中。

恩施警方提醒:出租、出借、出售、购买银行卡、手机卡的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切勿将自己办理的手机卡、个人银行卡、对公账户及结算卡、以及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买卖、租赁给犯罪分子。

消息来源:平安恩施

图文编辑:乐活在恩施

▶招租信息

恩施市金桂大道夜市街

公开招商

▶招募范围:早中晚餐、火锅、夜市、小吃
▶摊位面积:30㎡/个(共40多个)

▶夜市街地址:金桂大道黄金地段
▶联系方式:手机/微信:13758817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