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圆满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此,美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托马斯·楚比兴在社交网站上向中方团队表示祝贺。楚比兴对中国的探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期待着本次火星任务将为人类了解这颗红色星球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俄罗斯航天集团总经理罗戈津当天也就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向中方表示祝贺。罗戈津表示,“中方探测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的巨大成功。”

欧洲航天局下属的火星探测计划执行团队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向中方表示祝贺,并鼓励“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接下来走得更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由环绕器和着陆巡视器“两兄弟”组成。其中火星环绕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抓总研制。自从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成功发射以来,环绕器承担了“星际飞行器”的重要职责,由它负责携带火星着陆巡视器,一起飞抵火星。

据八院专家介绍,自发射以来,环绕器经历了地火转移段、制动捕获段、环火飞行段等飞行过程,成功完成火星制动捕获。

在地火转移的飞行过程中,环绕器完成了地月成像、四次中途修正、深空自拍、深空机动,在抵达火星前,还利用高分相机对火星进行了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探测火星不仅是工程任务的突破,更是行星科学领域的突破。除了常规的通信、能源、支撑结构、动力系统等部分外,“天问一号”整体上携带了13种科学载荷,其中7个在火星上空的环绕器上,分别是中分辨率相机、高分辨率相机、次表层探测雷达、火星矿物光谱探测仪、火星磁强计、火星离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火星能量粒子分析仪,它们将给中国带来火星的第一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