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5月19日,“行走红三角 奋进小康路”主题采访团沿着全国保存最完好的古驿道——梅关古道上山,来到了陈毅元帅写下著名诗作《梅岭三章》的梅岭。

梅岭位于江西省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是一座革命名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经分别在1929年、1930年、1934年,三次率领工农红军经过粤赣交界的梅岭,进入广东南雄从事革命活动。

走在梅关古道上,随处可见历代人文遗迹,如关楼、六祖寺、挂角寺、夫人庙、来雁亭、状元树。穿过梅岭,来到江西境内的大余县,一条干净整洁的沥青旅游公路映入眼前,向远方蜿蜒舒展,而四周群山苍翠,灌木丛生,早已找不到艰难困阻的痕迹。

沿着旅游公路前行,来到了距离大余县城7公里的梅岭三章纪念馆。梅岭三章纪念馆位于大余县南安镇建设村梅山红色文化景区,位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期间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所在地,是赣粤边游击区的中心区域,陈毅隐蔽处位于纪念馆后的山崖上,大余人民为保护珍贵的革命旧址和文物,故建馆加以纪念。

梅岭三章纪念馆于2017年9月26日开馆,面向所有游客免费开放。馆内设有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多功能影像厅等,其中陈毅元帅诗词专题展厅由序厅、“创业艰难百战多”、“大庾岭上暮天低”、“弥天烽火举红旗”、“团结抗日下山来”五个部分组成,以雕像、大型场景、图片、书籍等各类文物陈列,真实再现了游击战争的光辉历史。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陈旧的文物文献,仿佛置身于艰苦卓绝、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

1936年冬,国民党军第46师向赣粤边游击区发动了第二次大规模的“清剿”,只身到梅山检查工作的陈毅被围困在斋坑崖洞中长达20多天,无法突出重围,陈毅写下了气壮山河的诗作《梅岭三章》。

在梅山红色文化景区,除了梅岭三章纪念馆外,还有元帅诗廊、斋坑陈毅隐蔽处、梅岭山庄、梅山精神纪念园、赣粤边特委机关旧址、耕读园等红色景点。该景区所在的梅山村,充分利用村内的“红、古、绿”资源,以革命旧址和丰富的红色文化为依托,大力发展油菜、西瓜、脐橙、花卉苗木等绿色产业,将千年古驿道、梅花大观园、银杏园和种植业等串联打造,形成了“春看油菜夏摘果,秋赏银杏冬品梅”的旅游发展格局。

据大余县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梅山红色文化旅游区已经成为了广大市民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教育基地,每月有上万人来此接受红色教育的洗礼。

编辑:曹倩

作者/来源:郴州日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