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医学趣史,传医者初心。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打造的健康科普类主题音频节目《医声永流传》正式上线。每期节目邀请一位青年正能量嘉宾讲述中国名医故事,一位现代医生科普防病治病医学常识。名医故事,我们讲述;你的健康,我们守护;让我们与『医声』赴一场不挂号的约定。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郭翔宇

大家好,我是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郭翔宇,已经研究糖尿病15年了。

青年配音演员

夏磊

大家好,我是夏磊,欢迎收听由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联合网易云音乐共同打造的健康科普类主题节目《医声永流传》。

听医学趣史,传医者初心,欢迎收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一直误以为糖尿病就是一种“老年病”,殊不知,“糖魔”的触角已经伸到了年轻人的身上。

根据媒体的报道,2020年我国20-30岁的人群当中,糖尿病患病率已经达到1996年的4倍之多,全国糖尿病的患者总人数大约有1.21亿,占到全球总患者数量的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时候你还在因为自己年纪小就有恃无恐吗?那么,糖尿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症?我们又应该去如何防治它呢?

01

其实,糖尿病并不是“现代病”,在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和“糖魔”展开了对决,但是古代并没有“糖尿病”这一说法,多称为“消渴”。

消渴”是指以口渴、多饮、多食、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根据症状表现,古代所说的“消渴”,很可能就是当代所说的糖尿病。

司马迁的《史记》当中曾经记载过一个著名的糖尿病患者,司马相如。我们可能更加熟悉他的爱情和辞赋。这位西汉时期才情卓越的文学家因为《子虚赋》深受汉武帝的赞赏,从而受到了重用。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被古往今来很多有情人传颂着。

但在司马迁的笔下,我们才了解到这位文学伟人他其实也在遭受着糖尿病的折磨,“相如口吃而善著书。常有消渴疾。”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在《汉宫词》当中写道:“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历史上,还有不少帝王也深受这种疾病的困扰。根据历史记载,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就患有消渴症。这位帝王常常感到口干舌燥,每日要饮水数升,排尿数升,渐渐形枯骨立。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等症状,都符合糖尿病的病症。

在病魔面前,无论多么伟大的人,都只是一个处于弱势的患者。

02

为了研究和治疗糖尿病,我国古代有无数名医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探索。

唐代著名的医者王焘曾在著作《外台秘要》当中指出“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这是世界上最早见于文献的关于糖尿病病患尿甜的记载。

王焘是怎么发现上述现象的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王焘的父亲那时候生了病,整日口渴难耐,饭量也增大了很多,而且身上长了很多的疖疮,王焘在照顾父亲的时候发现,父亲的小便有水果味,他就尝了一下,果然是甜的。后来王焘通过在民间走访调查,发现消渴症的病人的尿液能够引来蚂蚁聚集,由此揭开了糖尿病的成因之谜。

王焘在治疗消渴症的时候更加注重清热,并辅以健脾利湿的药物。同时,王焘还强调患者要重视日常养护,提出“不欲饱食编卧,亦不宜中日久坐”等调护方法,还从食物属性、烹调手法等日常饮食方面为患者提出了“食疗”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王焘的治疗方法对研究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我们要明白,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天道酬勤。其实,王焘并不是一位专业的医者,贵族出身的他,其四代祖王珪是唐太宗时期著名的宰相,母亲是南平公主,父亲也曾被封爵位。王焘学医的初衷完全是由于他的一片孝心。《新唐书·王珪传》记载,王焘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弥年不废带,视絮汤剂”,在照顾母亲的同时,王焘发奋学习医术,自此与医学结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玄宗时期,王焘主管弘文馆,这是当时的皇家图书馆,在里面珍藏着大量的医学典籍,这让王焘更加如饥似渴地汲取了大量的医学知识,这为他后来在撰写医籍大作《外台秘要》埋下了伏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王焘“以婚姻之故,贬守房陵”,在外放途中,王焘和家人因为水土不服,身染疾病,在缺少医疗资源的情况下,王焘通过自己所学知识,治好了家人的疾病,这些遭遇让王焘决心整理汇编医书,惠及普通百姓。

现在,随着现代医术的发展,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更加丰富。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当代医生,听听他在防治糖尿病上的小妙招。

03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郭翔宇,为糖尿病患者送上的养生妙招。

糖尿病是由英国医生ThomasWillis于1686年正式命名的。但相关的文献记载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古埃及时代,在2000多年前,我国的《皇帝内经》也已经用“消渴”来描述这种疾病。

这个与人类纠缠多年的慢性疾病,近年的患病率还在持续增高,而且在不少学者的研究中都发现有年轻化的趋势。这种现象和现在“流行”的不少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年轻人对熬夜的时间概念一直在推后,各种含糖饮料越来越成为“必需品”,“奶茶自由”可以引发多数人的共鸣……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时,年轻人们,你要当心了!除此之外,肥胖是糖尿病除了遗传因素以外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

面对糖尿病,我们该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体健康?有几点我觉得应当注意:

小贴士

第一,不去选择甜味的饮料,尤其强调一下,不论是高糖饮料还是用代糖的饮料,也就是所谓的无糖饮料都会大幅增加糖尿病的风险。

第二,尽可能减少熬夜。

第三,减少加工食品和外卖。

第四,坚持中等强度的运动。

我们要知道不论经过多么完善的治疗,疾病都会再次临门,与其在日常支出里增加一大笔医疗费,不如尝试去学会如何保养自己的身体。

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作人员名单

出品人:张 坤 朱一闻

总监制:毛 浩 丁 博

总制片:闵 捷 付豪杰 黄 俊

张 厚 王乃可

监 制:王俊秀

策划人:武祉漠 张 源 陈 静

总统筹:李 想 高 木 王欣玥

文本创作:温维娜

统 筹:刘 姝 李琳姝 王 星

黄辉媛 刘静雯

宣 发:温维娜 张浩祯 何 欣

胡 彬 褚笑笑

专 家:郭翔宇

嘉 宾:夏 磊

供 图:《医声永流传》节目组

音 频:A+工作室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特别支持:音熊联萌